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964年大比武:毛泽东举枪瞄准 汽车3轮前进(图)

2014年12月31日 09:17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1964年大比武:毛泽东举枪瞄准汽车3轮前进(图)
1964年,陈再道陪同叶剑英元帅视察全军比武(信阳区)的部队

  ●半年时间,各军兵种分18个片区,参加比武的共有3318个单位、3.3万余人、3766个项目。共评出694个尖子单位、3070名尖子个人。

  ●推出参谋“六会”、快密通话法、320爆破法等数百项训练创新成果。

  ●2000多名驻华使领馆人员及外国友好人士也参观了部分比武,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感慨地说:“在这里,我要告诫我的同行,不要同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这要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谁打中国,进得去,出不来。”

  强军路上,总有前辈的身影让我们难忘。

  1964年,一场规模空前、高潮迭起的大比武迅速席卷全军,成为一代军人记忆里军事训练的“黄金时代”。

  忘不了,6月15日,在北京西郊射击场,观看北京军区、济南军区部队军事训练汇报表演的毛泽东主席举起“神枪手”宋世哲的56式半自动步枪,俯身眯眼瞄向前方,留下他一生中唯一一张举枪的照片,提振了参演官兵的精气神。

  忘不了,7月至12月,陆地、蓝天、海洋,三军总动员,官兵齐上阵。将帅们纷纷奔赴基层军营,驻地党政领导、人民群众一旁摇旗助威,比武场上好不热闹。

  这场大比武,在我国、乃至世界军事训练史上都是罕见的,有力提升了部队战斗力和军事训练整体水平。今年11月14日至16日,北京军区档案馆举办“纪念1964年军事大比武50周年档案信息展”,从郭兴福教学法、高层决断、历史定格、百日高潮、成就与荣光、难忘的记忆等6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大比武的始末,其中的许多图片资料都是独家披露。

  今天,当我们重新翻阅这段半个世纪前的历史,当有这样的思考:50年前,刚刚走入和平年代的人民军队为了实现军事训练的正规化建设而厉兵秣马;今天,在实现强军目标的新征途上,新时期的中国军人又当如何发奋砺剑?!

  因为,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历史;沐浴荣光,是为了争取更大的荣光!

  左侧图片说明依次如下:

  图①:某部七连七班在战术训练中,作风硬技术精,连续三年荣获“战术标兵班”称号。

  图②:某部喷火连配合步兵冲击前进的情形。

  图③:某部摩托营在复杂地形上苦练过硬驾驶技术。

  图④:班用机枪单把战斗射击第一名、第24集团军的宋金德向兄弟部队579团三连机枪班班长介绍自己的射击经验。

  图⑤:某部步兵连夜间集火射击。

  图⑥:第39、65集团军作训处参谋进行夜间各种情况下标图作业。

  图⑦:某团红一连二排长周发先五大技术样样过得硬。比武投弹66.6米,超越障碍只用36秒就跑完全程。

  右侧图片说明依次如下:

  6月15日,在观看完北京军区、济南军区的步枪速射、侦察兵攀登表演后,毛泽东主席兴致勃勃地来到擒拿格斗场地。当他看到一个画有蒋介石头像的沙袋时,笑着说:“这不是蒋介石吗,老朋友,久违了,让我也打你几拳。”说完,便连打了沙袋3拳。主席的风趣和幽默,给紧张的表演场带来了一阵笑声。

  5月20日,当周恩来总理看到20名军械员可以蒙着眼睛,把被混在一起的步枪、冲锋枪、轻机枪等3种武器零件娴熟而敏捷地结合起来时,连声称赞:“不错,不错!”总理还饶有兴趣地蹲下仔细观看,并故意把零件顺序打乱,以考验军械员的识别力。

  5月12日,贺龙元帅视察北京军区参加全军比武代表队的选拔。他拿起神枪手江新安的靶子,连声夸奖道:“打得好!好极了!”还转身对陪同的北京军区部队的各级领导说:“就是要把部队训练成这个样子!”

  6月15日下午,来自山东省烟台崆峒屿的渔民吕氏一家祖孙三代,在北京西郊射击场表演射击。爷仨用老式步枪对胸环靶目标射击,枪枪命中。时年爷爷吕其喜61岁、父亲吕志玉33岁、孙子吕永顺14岁。表演结束后,毛泽东主席还关切地问罗瑞卿:“给他们照相了没有?”

  北京军区后勤部某分部汽车营官兵从实战需要出发,设想了战场上汽车遭敌破坏、轮胎被炸等多个情况。为确保在这些情况下也能“开得动”,他们把碗口粗的木杠一端绑在前保险杠上、一端拖地作支撑,汽车用三个轮胎也能保持一定的速度行进。

  黄 河 本报记者 武元晋 图片提供:北京军区档案馆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