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空军建青少年航校 两任司令都曾是少年学员

2015年03月02日 09:43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

空军招飞宣传片

中国空军招飞宣传片

  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2月26日表示,我国将建设一批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超前培育军事航空航天领域新型飞行人才。专家认为,这是将飞行学员选拔培养向上游延伸和前移,由在自然人群中选拔到在目标群体中培养塑造的一项重要举措,将使空军飞行员群体的战斗力迈上新台阶。

  青少年航校将招千名中学生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这项措施包括,在河北、辽宁等空军招飞生源主要省份建设十余所青少年航空学校(又称青少年航空教育实验班),每年招收1000名年龄在14-16周岁、符合条件的优秀应届初中毕业生。通过高中三年特色教育培养,招飞选拔检测合格且高考成绩达到一本基准线后,向空军飞行院校输送优秀飞行学员。

  据了解,这些空军青少年航空教育实验班模拟营连管理模式,统一着装、在校食宿。空军对航空实验班学生,发放伙食费、被装和生活津贴。学生除了进行正常的文化课学习外,还进行包括体验飞行在内的航空特色教育。

  据中国军事专家傅前哨介绍,从青少年开始着手培养飞行人才的优点很明显,“成材率高,服役年限长”。傅前哨认为,从飞行技能培养角度讲,年龄越小培养越有利。对青少年的培养就是要把对飞机驾驶技能先培养出来,然后变成第二天性。傅前哨解释,第二天性就是把动作和自己融为一体,在各种环境中变成下意识动作。

  早期航空教育已有积累

  来自空军招飞局的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也曾在初中生中广泛开展滑翔运动。从1955年开始,我国先后建立了70余所滑翔学校(航空俱乐部),主要招收14-16岁的初中生,经过1-2年的文化学习和滑翔训练后参加招飞选拔,至1979年共输送1.2万余名飞行学员,孕育了一大批高级将领和优秀飞行人才。根据公开资料,现任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和空军司令员马晓天都是在16岁时成为空军航空预备学校学员。许其亮是上一任空军司令员。

  改革开放后,空军飞行学员改由在高中毕业生中招收,逐步停止从滑校中选拔飞行学员。进入新世纪,空军对高素质飞行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和紧迫,传统上在高三毕业生中招收之后再进行培养的做法,也难以满足空军发展的需求。为此空军先后推出一系列招飞新举措:将飞行学员高考录取分数线先后提高至二本和一本线;与北大、清华、北航等名校联合招收培养“双学籍”飞行学员。

  提高飞行员筛选门槛,对遴选、培养高素质的飞行员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有一点并不尽如人意。飞行学员接触航空、接触飞行时间相对较晚,加之培养周期较长,相对压缩了最佳作战年龄。为此,2011年,空军就分别在长春、武汉两地,与地方省级示范高中联合创办了空军飞行少年军校(亦称空军飞行少年班)。两所学校培养的第一批毕业学生已经于2014年进入位于长春的空军航空大学,更有2名学员凭借优异的成绩分别进入北大、清华学习,成为军地联合培养的“双学籍”飞行学员。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4年底,空军共有11个飞行少年班共293名学员。2014年首期96名毕业学员参加招飞选拔,39人被录取,录取率超过40%。正是由于这两所学校学生的优异表现,空军决定在2015年扩大建设规模,并更名为青少年航空学校。

  飞行员如何应对科技新挑战?

  除了在招飞环节提高门槛,提高飞行学员的基本素质以外,空军战斗部队飞行员又如何应对信息社会中技术飞速发展的新要求呢?来自中国空军官方出版物《中国空军》的文章显示,近年来,空军积极展开“双学”(“创建学习型飞行大队、争当学习型飞行员”)活动,在提高飞行员学习力、研究力、战斗力方面成效显著。据2014年该杂志一篇题为“嬗变:锋刃犀利”的文章介绍,空一师经常聘请航空工业院所的技术人员就最前沿的军事科技知识进行授课,飞行员能够与设计师就某一技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这使得飞行员在研究战术时得心应手。而这在空军部队已经不是个案。该杂志一篇介绍空军战斗机飞行员骨干力量的文章称,当前空军飞行员的学习不仅深入而且涉猎广泛。文章称,在与设计人员的探讨中,飞行员甚至把设计师问得哑口无言,不少飞行员能直接阅读外文战术资料;年轻飞行员接触十分广泛,从空战游戏、模型制作到计算机编程,均被用于战法研究。

  综合空军公开报道显示,近些年,空军部队对互联网逐步表现出越来越开放的态度,部分部队建有网吧,通过互联网学习掌握外界情况,开阔眼界。(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 特约记者 张亦驰)

【编辑:刘艳】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