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军报谈反腐:要保持长久和平 钢铁劲旅须断然除锈(4)

2015年08月03日 09:43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使命考验担当——

  强军兴军的时代重托,落在每一名军人肩头,考验每一名军人的勇毅

  8 习主席指出,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勇敢承担起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的历史责任。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强军兴军,使命宏伟;破立之举,充满挑战,这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担当精神的现实考验。

  改革,无疑最具挑战性。一些长期制约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依然存在,改革是必由之路,也是全军共识。

  回望历史,一个“变”字贯穿我军成长壮大整个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军13次进行大的体制编制调整,军队建设不断跃升。

  一位美国学者说,站在葛底斯堡的高处,察看一下这个古战场。1863年美国内战时曾有20万人在这里战斗,今天我们大约只用150人就可以控制整个这一地区,到2025年我们只需10人。

  随着科技发展,军事变革加剧,有的方面甚至显现颠覆式变革。改革,时不我待;不改革,就意味着甘于自弃。

  “一支庞大的军队、纵使人数众多、武器精良,如果没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和合理的编制体制,也毫无战斗力可言。”一位历史学家如此察史观今。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作出部署;2014年3月,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成立。

  改革大幕拉开,涉及到的必然是方方面面,免不了要动“奶酪”。“观操守在利害时”,这是对利益得失的考验。

  任何改革,都不会皆大欢喜。支持改革,就要真心拥护,奉献智慧,协力推进,这是对大局意识的考验。

  改革要有足够的理性,更要有足够的果敢。面对挑战,要敢于直面应对;面对考验,要敢于牺牲小我。

  军队改革如同弯道超车。能在弯道成功实现超车,谈何容易:胆识、技术、时机等都极具挑战性。要想实现超越,应当毅然决然借势推进。

  改革如潮,势不可当。那些直面考验,敢于担当的弄潮儿,必将在风浪中远航;那些瞻前顾后,故步自封,抱残守旧的徘徊者,只能徒望潮头奔涌。

  9 随着国家发展,所面临的考验,不会减少,而会增加,甚至潜在的、隐形的,也会渐渐浮出水面。

  应居“大”思危看担当。我们常常自豪地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大不等于强,财富带来的不仅是幸福,还有觊觎者和心理失衡者,美国学者米尔斯海默就明确地讲:“中国崛起藏不住”……

  应站在历史高点看担当。我们常常自豪地说:我们拥有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告诉我们,过去辉煌,不代表未来必然辉煌:中华民族要复兴,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要向未来延续,千钧重担,会一代代人担下去……

  应从时代忧患看担当。我国周边形势稳定,但风险呈累积态势,安全变数增加。一些敌对势力加紧实施网上“文化冷战”和“政治转基因”工程,妄图对我军官兵拔根去魂……

  面对考验,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指挥,把军心士气凝聚在党的旗帜下。

  面对考验,我们要始终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维和、反恐、救灾、实战化训练等,依然有生死考验。捍卫和平,“当以勇为本”。

  面对考验,我们应有“本领恐慌”。从某种意义上讲,你怎样,军队便怎样,个体素质的集合,就是军队质量;每位军人真出色、真优秀,我军就不惧任何挑战。

  ……

  88年来,我军历经考验,屡胜强敌,革故鼎新,除弊兴利,才走到今天。

  “万变虽殊,执一可御也”。未来,“和平之路是一条漫长的风雨之路”,无法预知何时何地会突遇暴风雨,但能应万变的是——奋剑挥戈,强军兴军。(杜献洲 罗朝文)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