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会讨“霾”:产能过剩成霾?治理靠政府还是靠市场?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3月20日 16:15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 参与互动(0)

  编者按

  又是3月,又是“两会”,全世界目光再次齐集北京。可惜的是天公不作美,大霾笼京城。偶尔露脸的太阳也是拖泥带水、恍恍惚惚。对于人们来说,呼吸一口符合标准(不敢要求新鲜)的空气已经变得很奢侈。

  仅仅在几年前,“霾”之一字,对老百姓来说还是比较生僻的,完全不等同于雨、雪、雾、阴、晴、云这几个衡量天气状况的常用字眼。然而,就在这两年,“霾”蹿红的速度让人瞠目。

  谁之祸?

  其实,不作美的不是天公,人们其实咎由自取。

  大环境如此,对石油石化行业来说,更是四面“霾”伏,环保压力、产能过剩、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管道安全……不一而足。

  霾来了,怎么办?两会代表委员与我们“同呼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需要依靠改革与发展来解决。

  人民日报3月2日晚微博提醒代表委员铭记:“你沉默,就是人民失语;你认真,民主才能运转起来!”石油石化行业的代表委员没有沉默,质询政府,他们敢动真格;会场讨论,不惧观点交锋;自己的责任,勇于承认担当。

  崔永元回应人民日报微博时说:“我们敢说,你们敢登吗?”作为行业发展的忠实记录者,我们特别策划了本期内容,以飨读者。

  石化治霾

  大霾笼“灰京”,环保问题成为“两会”焦点。如何治理?“两会”代表委员献计献策。

  ○文/本刊记者 赵雪 本刊实习记者 于洋陈躲

  阳春三月,本该草长莺飞、阳光明媚,然而在全国政协开幕当天,代表委员、中外记者齐集的北京再次陷入雾霾天气。在此之前,来势汹汹的雾霾席卷了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地区。维持一周的重污染波及15个省市,笼罩面积达181万平方公里,其中空气污染较重的面积超过98万平方公里。

  霾来了,污染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直观而清晰地呈现在中国人面前。“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掷地有声地向全国人民传递出政府治理污染的极大决心。

  李克强总理的发言影响是巨大的。据媒体统计,3月3日,环保类上市公司业绩明显上行,板块涨幅超过5%。

  治霾万众瞩目

  不仅仅是北京,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透露,去年全国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中,有71个城市“超标”,仅有拉萨、海口、舟山三个城市完全达标,京津冀区域的空气污染最重。

  数据触目惊心,自然引来全民热议,替百姓发声的“两会”代表委员提案议案也多集中在雾霾治理方面。这些提案议案关注雾霾形成的原因,探讨解决环境污染的办法,并取得了一些共识。

  首先,大气污染是个普遍问题,解决起来需要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

  针对京津冀的雾霾天气,全国人大代表、中海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战胜认为,做好污染源解析工作,是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基础。“单个城市或省份的污染源不明晰,区域内空气污染物成分更难定论。大家你怨我、我怨你,联防联控就很难收到实效。”在他看来,搞清区域内城市间大气污染物如何互相影响,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治污工作。

  从政府层面看,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许皞建议,应改革地方领导考核评价体系,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广泛推行绿色GDP考核制度,以提高环保政策的执行力。同时,将要“空气质量逐年改善”作为区域发展约束性要求,建立刚性约束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油田局长李联五则从企业层面提出建议。今年,他带来的建议是“‘碳’资产市场化负债变效益”。他认为,只有将“碳”资产从负债变成效益,从减排中获利,企业开展技术革新、调整投资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实施碳减排的做法才会常态化,雾霾天气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霾逼产业升级

  作为能源生产大户和能源高消耗行业,石油石化企业在这场“全民环保战”中,无疑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

  “我们必须坚决响应总理报告提出的要求,不管在哪个省,各级政府下达的目标,石油石化企业都应该走在领先地位。”中国石化炼油事业部主任赵日峰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在中国石化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发展目标中,“绿色低碳”已经是集团六大发展战略中一条重要的战略。

  2012年11月29日,中国石化发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环境保护白皮书》(2012版),郑重承诺“三个凡是”:凡是环境保护需要的投资一分不少,凡是不符合环境保护的事一件不做,凡是污染和破坏环境带来的效益一分不要。

  2013年,中国石化又提出了“碧水蓝天工程”,共涉及800多个项目,预计投资228亿元。“去年投资30多亿元,今年预计投资100多亿元,目的是淘汰落后工艺,使生产过程清洁化,最后再实行末端治理。”赵日峰表示。

  在“碧水蓝天工程”中,洛阳石化共涉及14个项目,投资超过6亿元。“我们计划到2015年,主要在2014年完成投资。这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有锅炉脱硫、脱硝、脱尘,催化裂化装置的脱硫、脱硝和脱尘工作。”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洛阳石化分公司总经理赵振辉向记者透露。

  除了企业自身对环境的责任感外,各级地方政府对环保的要求标准也日益增高。赵振辉告诉记者,他刚刚收到通知,洛阳市再次提高企业生产对环境影响指标的标准,包括氮氧化物、粉尘等项目。他感慨:“虽然河南并未被纳入特别限制排放区域,但河南省按最严格的标准要求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放情况,企业的环保压力确实很大。不过,压力再大也要承担责任努力完成各项指标。”

  事实上,环保压力的存在为石油石化企业转型升级、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和优化装置设施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南化公司副总经理殷云飞告诉记者,前几年,南化淘汰了一批落后装置和生产工艺。近两年,南化公司主要注重产品工艺的技术改造和调整,通过技术更新、改造升级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如2013年南化公司改造了4个烧碱电极,使1吨烧碱生产量就可减少200千瓦时用电,与原有耗电量相比,节约了10%。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