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公办民营养老院叫好不叫座 运营1年多每月赔5万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8月08日 14:3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首家“公办民营”养老院叫好难叫座?

  运营1年多,220个床位仅入住34名老人,每月亏5万多

  不少人应该记得,在今年初有部名为《桃姐》的电影,讲述了一位老人为少爷Roger的家族工作了整整60年,伺候过老少五代人,年逾古稀突患中风,少爷Roger突感茫然,又忙于工作四处奔波无暇顾及,在桃姐的要求下,只好把她送去老人院,一段平凡感人的情感徐徐展开……

  在现实中,随着我国日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不少年轻人也开始感受到养老的压力,尤其是“双独家庭”,一对夫妻要养至少四位老人,与此同时,年轻夫妻还要为工作和幸福奔波,随着老人身体状况不断变差,谁来照顾老人?成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有一个“失独”老人群体,他们大多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赶上八十年代首批执行独生子女政策,人到中年遭遇独子夭折。专家估算,我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这些老人的精神寄托、晚年赡养都将受到严峻考验。

  那么,步入迟暮之年的老人们,该由谁照顾,又该在哪里度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记者了解到,目前龙岗仅对户籍人口有比较完善的公共养老机构,且公共养老机构床位资源十分有限,而众多外来劳务工群体的养老需求又不断增长。

  在这个背景下,去年全市首家“公办民营”养老院在龙岗开业,这个连锁机构面向全体市民,在收取一定费用的情况下,推出更加优质的服务,让老年人真正能安享晚年。

  如今一年过去了,这家被寄予鲶鱼效应的“公办民营”养老院运行得怎么样?有没有碰到一些困难?相关方面应该如何去完善和改进?

  政府包办养老模式存诸多弊端

  改革前夜

  龙岗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龙岗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老年人口数量庞大,预计2015年龙岗区户籍和常住老年人口将增至9.5万人,2020年将达到12万;纯老年家庭人口逐步增加,高龄、空巢和失能老人越来越多,据不完全估计,目前龙岗区户籍和常住空巢老人、独居老人、高龄老人约1.2万人,其中,80岁的高龄人口占老年总人口的60%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龙岗公共养老服务方式也颇为局限,目前主要采取由政府在街道兴办的敬老院实行机构养老,以及居家养老两种方式。

  记者了解到,龙岗全区大部分街道均有政府兴办的养老院,这些养老院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由政府供养的孤寡老人,极少数有条件的养老院在床位和管理人员许可的情况下,也可向社会开放,接收自费代养的社会老人。

  数据显示,全区现有床位606张,入住老人182人,入住率30%,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27张床位。

  “虽然龙岗区养老机构还有七成床位空余,但在原特区内排队等候床位的1500余名老人却并不青睐这些床位。”龙岗区民政局老龄办副主任丁艳芳告诉记者。

  她表示,单一由政府出资包办的养老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包办,权责关系未能理顺,不能进行工商注册登记,难以实现合法经营;二是财政负担重,街道一级财政压力大;管理、服务水平低,服务面窄;三是受管理体制、机制所限,聘请的服务人员素质不高,还停留在保姆式管理的层面,导致养老机构长期亏损以及国有资产的浪费;四是投入少,规模小,养老设施简陋,由于发展初期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三无”老人“老有所养”问题,所以始终在家庭生活氛围上有所缺失,配套条件也难以满足对精神生活要求高的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

  在居家养老方面,则是由政府通过福彩公益金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居家老人提供洗衣做饭、清理卫生、代为购物、助浴等家政服务,以及精神慰藉、陪医配药、日常保健等多种服务,满足老年群体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

  不过业内指出,后者也基本局限于户籍老人,真正大量非户籍老人则暂时无法享受到相关服务,如何破解养老难题?必须想新法走新路。

【编辑:肖媛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