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宁波老城区改造大拆大建 19座历史建筑被拆除(图)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9月10日 10:59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宁波月湖西区历史文化街区,在改造工程中,大量的历史建筑被拆除。 ◤月湖西区二期,93岁的阿婆坐在自己的老宅门前发呆,她的邻居大部分都已迁离。范传贵摄
宁波月湖西区历史文化街区,在改造工程中,大量的历史建筑被拆除。
月湖西区二期,93岁的阿婆坐在自己的老宅门前发呆,她的邻居大部分都已迁离。范传贵摄

  宁波老城区改造推崇大拆大建模式19座历史建筑被拆除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背后利益博弈激烈

  编者按:曾有作家这样说过: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一半写在故纸上,还有一半埋在地下,只是缺少了一部立在地上的历史,可供后人其中漫步。

  这种“地上的历史”,所指应该就是不可移动文物——先民在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上的具体遗产或遗址。

  而现状也恰恰如此——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30年来,全国消失了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而其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长此以往,我们真的不知道,后人将从哪里看到先人足迹,听到先人的故事。

  事实上,这一现状已经引起了高层重视。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的第一次执法检查。检查报告开门见山:“我国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整体水平,与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地位还不相称,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法制日报》记者走访了全国多个文保问题突出的城市,对多种破坏优秀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的现象予以关注。

  关注消失中的历史建筑之一

  一场雨刚刚浇过,浙江省宁波市月湖西区,稀稀疏疏几座顶构精美的老宅,在雾霭中兀然而立。

  这里是已经被叫停的月湖西区一期改造工程,两米高的围墙将整片工地围得严严实实。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35处历史建筑中有19处已经被拆除,一条名为拗花巷的巷子整体消失。与其相邻的二期改造工程,141处历史建筑中有30处已名存实亡。

  这片经历了1300余年风雨的宁波历史文化名城核心部分,巷子中残存的老宅,老宅里块砖片瓦的每一个细节,都还透露着曾经的气派。而如今的日渐残败显而易见,断壁残垣上,只有成群的野猫还在延续着热闹。

  宁波如今彻底地陷入了尴尬境地。在受到潮水般的质疑之后,月湖西区改造工程被叫停,但已经迁走居民的老街区,保护与修缮任务愈加紧迫。一份能够摆脱过去“大拆大建”模式、又不会给地方财政添上过大包袱的保护规划的出台成了当务之急。

  然而,尽管国家相关领域专家已来调研多次,宁波市规划局还向市民发出了“献计献策”的邀请函,但这样一份规划仍迟迟难以出台。宁波市规划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政府现在束手束脚,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宁波只是这种状态的一个缩影。同样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困局,同样的争吵与无解,几乎困扰着所有119个历史文化名城。

  “波士顿模式”

  今年年初,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尹稚以罕见的激烈措辞,在微博里动员全国建筑规划界把“波士顿国际设计集团”轰出中国。这让这家以改造中国历史街区著称的公司,受到前所未有的舆论关注。

  从2005年开始,这家自称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的“洋公司”不断介入北京、宁波、重庆等多个城市的历史街区改造,几乎成为国内历史街区改造最主要的一个流派。而他们的改造方案,无一例外地遭到文保界人士痛批。

  在文保人士曾一智看来,“波士顿模式”,是将历史形成的原有居住形态,通过大拆大建,完全改为商业形态,并迁走原住民,隔断老街区的历史文脉。

  而宁波,正是“波士顿模式”的起源之地。波士顿设计总裁朱儁夫曾表示,正是由于在宁波有了“郁家巷”项目的成功经验,才有机会将项目做到杭州、北京、上海。

  在一个名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更新与发展》的讲座中,朱儁夫通过郁家巷改造的案例,详细阐述了波士顿设计的理念。其中最核心的观点是,要实现历史街区可达性的目标。

  “就是让这个旧城实现便捷性、公共性的目标,把一个封闭式的街区变成一个开放性的街区,最后还有,使这个街区能够多方平衡,实现共赢。”朱儁夫说。

  而这种观念的具体落实是,在郁家巷改造中,波士顿设计了一个“鱼骨状”结构:“两边有一个入口,中间是8米宽的步行主街,两边的巷子像鱼刺一样延伸到各街区。也就是说,我们把一个两百米宽的街区在中间细致地列开了,很多人能够进到这个街区来,承担一个步行广场的作用,这样的话每一个房子都能对公众开放。”

  而开放的目的,是经营。为了这一目标,朱儁夫甚至要求,连设计师都要“懂得商业,懂得以后的运营”。

  而他对经营的提法也毫不避讳,称:“只有让大家来共同经营历史街区,才能更好的经营,更好地保护,让一些幕后的历史街区走向前台,使一些相对比较私密化的空间逐步打开,同时使原来以居住为主的私有化的空间逐步向公共化的空间转换。”

  这样的改造思路,遭到了当地文保部门和规划部门的共同反对。朱儁夫回忆,他们要开发地下空间,这样地面上的房子基本要全拆,有文保官员对他说:“朱儁夫你这个地下要真做的话,我就把我自己埋在里头。”

  而在实现“鱼骨状”设想过程中,针对要将原本窄小的巷子扩成8米宽的主街,波士顿设计也与当地文保、规划部门僵持了一年。

  文保专家对“波士顿模式”同样嗤之以鼻。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曾主持起草文物保护法的著名专家谢辰生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这种拆真古董、建假古董的模式完全就是胡闹,是完全错误的。”

  “有些地方官员讲,我要改造什么什么。遗址能改造吗?文物能打造吗?这口号就是错的。”谢辰生说,保护就应该原址原样修复,根本就不应该改造、打造。

【编辑:张志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