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重庆社区养老地难求人难招 志愿者青黄不接(2)

2012年09月18日 14:30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志愿者青黄不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重庆部分社区通过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从而享有社区公共服务转化为社区公共福利的权益,如社区教育、社区养老等等。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志愿者队伍青黄不接。

  以重庆市最早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的沙坪坝区天星桥街道小正街社区为例,9年多来,共发展600多名志愿者,参与活动的不过100来人,但均为60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人普遍不愿参加活动。由于志愿者资源匮乏,许多需要帮助的老人得不到帮助。这既有年轻人工作任务重,没有时间参加公益活动的原因,也有政府对社区公益岗位投入不足的问题。

  “要缓解当前机构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必须加快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重庆市民政局副局长王永武说,目前重庆市虽然已新建了300多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托老所,仅占全市城市社区的10%,其中部分社区养老服务站仅有一个牌子,一间屋,两张床,未实质性开展社区养老工作。为此,重庆市将依托城镇社区服务中心,整合各种公共服务资源,到2015年,建设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1000个,每个中心规模在500平方米以上。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主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王永武称,根据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将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为贫困高龄、空巢、失能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同时培育发展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权益维护等服务。

  另外,重庆市将出台《关于扶持发展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意见》,鼓励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记者链接

  医养合一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重庆渝北区桃源居小区通过“医养合一”模式,创新社区养老服务机制。在桃源居,老人们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建有完整的健康档案,责任医生定期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对老人的健康进行监护、指导。这样,社区内有小病的老人,治病、保健、康复,都在社区进行。而且还有老年大学,开设有几十种不同的兴趣培训班供老人免费选择。

  老年社区

  重庆南岸经开区丹龙南路的“南滨·你家我家”楼盘。该楼盘由重庆宽庭实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

  该楼盘建有一所专门的配套医院——重庆颐宁老年医院。还根据老年群体的主客观需求,打造了健康医疗中心、老年大学、娱乐休闲中心和后勤服务中心四大服务平台,为社区老人居家养老提供全天候“秘书式”服务。

  “如果说,从最早的养儿防老到后来的社会化养老是养老产业的1.0和2.0时代的话,‘南滨·你家我家’所开创的‘社区养老’新模式,将开启居民养老的3.0时代。”宽庭实业总经理李俊说。

  老年居家求助呼叫系统

  通过一种定制电话,独居老人在发病时可以一键求救,几分钟内专业护理人员就会赶到对其进行紧急救治,并预约医院陪护老人看病。重庆80后小伙李靖自办公司聘请专业人士,专为独居老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2010年起,李靖投入20余万元人民币聘用专业人员开发求助呼叫系统。后来又办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李靖称,经过半年的发展,服务站在为病发患者提供到家救助服务的基础上,开发了“老人日托”服务,社区内的独居老人上午可到服务站聊天、打牌、按摩,午餐后可在床位上休息。目前该社区内的500余位老人已成为服务站的会员。(记者 李国 实习生 金洁)

【编辑:马学玲】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