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玉米贸易流通陷入困境:粮商亏本 粮食发霉(组图)(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7月14日 22:32 来源:央视《经济半小时》 参与互动(0)
刘立新今年收购的最后一仓玉米
刘立新今年收购的最后一仓玉米

  粮食运输不均,各地港口缺货积压出问题

  去年,锦州港粮食的中转量达到了1300万吨,近一半的东北玉米都是从这里运往南方销区的,而今年,锦州港这条“北粮南运”的黄金水路上的运输量却急剧减少,记者告诉我两个细节,原来停8条船的泊位现在只有三条船,不仅运玉米的船少了,走铁路货运的车皮也在减少,以前的货物装卸记录一天写好几页纸,现在一页都写不满。不仅贸易商收不上玉米,港上中转的玉米也少了,玉米到底都去哪儿了呢?

  负责玉米业务的顾梅松原本是港上的大忙人,但现在,他工作的节奏突然慢下来了。他认为,玉米货物量的锐减主要因为国家的临储收购。

  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处经理助理顾梅松:现在粮食大部分都被国家的临储收购了,被收去了。

  顾梅松提到的临储收购,指的是从去年年底,国家在东北三省和内蒙,以每斤1块1毛2分钱的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手中的玉米,给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价,远高于当时的市场价格。

  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处经理助理顾梅松:今年的临储收购量比往年都大,收购了将近7000,目前报的是收购了7000万吨吧。往年的整个东北的玉米产量也就是一亿到一亿二这个左右,现在就是这个7千万吨,再加上前期走的贸易粮,基本上就无粮。

  统计数据显示,这次国家临储玉米共收购7000万吨,占东北玉米总产的75%,在贸易商看来,市场上没有什么玉米了,也就没有什么操作的空间了,玉米市场现在就是政策市。

  与此同时,他们还要面对一个更残酷的现实,因为很多像老周这样的中小贸易商拿不到运输补贴,他们的贸易方式也被完全改变了。

  今天一船玉米又准备从锦州港起航,老周和另一位贸易商刘立新各占了一个仓位,因为不享受运输补贴,他们没法再去南方销售,只得在锦州港就把玉米给卖了 。平常不怎么上船的刘立新,今天也亲自来看看这批货,因为这仓玉米给他今年的贸易划上了一个句号。

  锦州良丰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立新:这个如果按照时间算,这应该是我最后的一条船,就是今年收购期结束之前,因为后续这块库存几乎就没有了。现在看,就是完全靠这种北粮南运的贸易方式,这个模式在今年我们这种民营企业就行不通了,因为有一些相关的运输补贴政策,临储政策就约束了,我们原先经营的这种模式,这样就把经营范围局限在我们港口,像类似这种平仓了,装船平仓,在这儿直接就完成了整个的贸易过程。

  锦州港上无粮,像老周和刘立新这样的贸易商深感无奈,可深圳的蛇口港正好相反,这里正在为粮多发愁。在过去10年,靠这样的大船从北方源源不断运来玉米,这个港口已经成为北粮南运中最大的一个接卸港。

  招商港务(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辉:深圳的招商港目前来看的话,作为销区来说,主要的一接卸玉米,北粮南运,接卸玉米的港口,所以它的位置重要性比较重要,现在目前我们港口来说,占整个珠三角的份额应该是在两港,招商和海星辆港占到70%的份额,

  广东是中国最大的饲料生产基地,这里对玉米的需求最近10年每年都保持近10%的增长。而港口优越的地理位置,恰恰让这里辐射整个珠三角,去年招商港玉米的接卸量达到了500万吨,

  和锦州港不同的是,深圳寸土寸金,这里场地、仓库比较少,港口想做大,只能提高中转效率。可今年进来的玉米船经常停在港上走不了。

  招商港务(深圳)有限公司市场一部副经理江国光:我港上说白了需要周转,船如果十天、八天走不出去的话,我肯定着急。我着急之外,客户说白了也着急,粮来了卖不出去,有时候不是说是价格的原因,的确是需求限制了它。船靠在离不走,我的泊位周转也慢了,港上的成本也增加了,应该来讲从港口、船公司、客户都损失,方方面面。

  这艘船从昨天到港就一直趴在这里,船上的玉米迟迟没能卸下来。这趟活儿,船东至少要赔30万。以前,偶尔遇到玉米卖不完,江国光就会让贸易商把剩下的玉米存到港里的仓库。可现在却不行了,这里是玉米满仓。

  招商港务(深圳)有限公司市场一部副经理江国光:像今年长的都超过三十天一批货的,就是船到了这里,卸下来,在港上存放超过一个月经常有。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原来这种情况从来没有过?

  江国光:原来很少,很少,个别的,可能他对市场的一种判断,可能有一些失误啊,会偶尔的会有,但今年就是说,这种事情已经是很普遍了。

  南方的一些贸易商为了拿到运输补贴,从东北采购了大量玉米,但是运到深圳后才发现,由于饲料市场不景气,玉米并不好卖。于是大量玉米积压到了港口。

  江国光:整个南方的需求有所减弱了。玉米长期在港上的存放都没有低于过安全库存量的。

  在这个码头工作了20多年,江国光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多玉米堆积存放的情况,仓库不够使,只好把玉米堆在外面。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也是露天存放的,我看都敞着放呢。

  江国光:对,你看下雨的话,有些地方都已经发霉结块了。你看那种正常我们说的,都已经结顶了,这是行业里面的术语,叫结顶,为什么结顶,它其实没有任何浇过雨或是啥,它就是因为你放的时间长,南方的那种气候,我们的油布这么一盖,里面玉米的这种呼吸作用,蒸汽往上的时候,整个顶都已经结了,正常新鲜的玉米,它的流性是非常好的,现在你看见没有,都变成小冰川一样的,不会自动流下来了。

  今年,深圳的雨水特别多,每下一场雨,玉米的质量都发会生变化,在现场,我们已经能够味到一阵阵发酵的味道。

  今年以来,招商港上的玉米库存始终维持在15万吨,达到了港上能够承受的极限。据江国光估算,目前整个珠三角地区港口的玉米库存量已经接近50万吨,而珠三角的贸易商曾经根据经验核定出的安全库存量是30万吨。

  江国光:珠三角现在正常的安全库存很多贸易商讲的,低于30万的时候,一般市场的波动不会太大,如果超过30万吨,那么饲料厂的采购欲望就会明显降低,他就是怕自己拿的货,今天拿的价格,明天可能会掉10块、5块,因为采购成本对饲料厂来讲一个很大的利润空间。

  玉米贸易商数量减少,饲料商采购难

  一方面是一些贸易商拿不到运输补贴,锦州港运输量锐减,另一方面,南方的一些贸易商为了拿到运输补贴,从东北采购了大量玉米,但是运到深圳后才发现,由于饲料市场不景气,玉米并不好卖。于是大量玉米积压到了招商港,港口也发愁大量压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饲料企业居然也发愁,他们愁的是买不到玉米,这是怎么回事呢?

  港上的这栋大楼里集中了40多家和玉米相关的商户,在这里,可以找到运玉米的船,卖玉米的贸易商,还有买玉米的饲料企业,老廖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的任务就找玉米。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像这个玉米符合咱们的要求吗?

  双胞胎集团港口玉米部总经理廖为玉:这个东北玉米不符合我们双胞胎饲料生产,主要是霉变率偏高,因为我们双胞胎是做乳猪料的,对玉米的品质要求比较高,对霉变控制也比较严,像这个霉变率偏高,就不符合我们企业的质量要求。

  做玉米的,没有不认识老廖的,因为他所在的饲料企业,一直占据中国猪饲料销量第一的位置,这家企业一年要用掉600万吨玉米,比蛇口港一整年的接卸量还多。在这600万吨中,有一半的玉米都要由老廖来采购。

  今年饲料销量少,用不了那么多玉米,可老廖采购的压力反而比以前更大了。作为最大的饲料企业,老廖买玉米可以享受国家的运输补贴,在今年6月30日以前,每进一吨玉米,都能从国家那里拿到140块钱的补贴,这就相当于每吨玉米便宜了100多块钱。对于企业,这当然是好事,可是运输补贴一出来,他买玉米却更难了。原来和老廖有生意往来的贸易商还有四五十家,补贴政策出来后,只剩下了10多家。比如像贸易商老周他们都在锦州港平仓,没办法到南方来了。

  双胞胎集团港口玉米部总经理廖为玉:对于我们饲料企业来说,也不是好事,我们也希望百花齐放,贸易商数量少,对我们采购难度明显的也是增加的,不仅仅是北方人员增加采购成本的一个上升,就是在南方竞争也不是那么充分了,贸易商整体数量少了,对我们采购难度增加。

  老廖只得增派自己的员工去北方采购,他本人也去了东北,一直在那里坐镇指挥。

  双胞胎集团港口玉米部总经理廖为玉:像我本人一直在北方采购,像春节前,包括春节后的2月份、3月份、4月份,我也是5月份才回到南方,因为5月份以后北方已经无粮可采了,不得不回来了,没有粮食了,买不到了,粮源已经枯竭了。

  虽然河北、山东等北方地区也有粮源,但老廖都没考虑,因为他们生产的很多饲料都是给乳猪吃的,对玉米质量的要求比较高。

  现在用的主要是东北玉米。东北玉米主要是毒素低,向我们说的黄曲霉素,呕吐毒素,包括玉米的赤霉烯酮,它都比其他的产地会低。

  采购的压力让老廖时刻关注着每一条从北方来的船。

  廖为玉:这个也是补贴的时间快临近了,所以北方的贸易商也是赶到6月30日,把这些大船往南方移过来,是这样的。

  根据规定,到6月30号,国家实施的每吨140元的运输补贴就结束了,老廖也希望能赶在补贴结束之前多进一点货,昨天中午停靠过来的这艘船上有6万2千吨玉米,其中近一半都是老廖的货。今天一上班,老廖就赶紧叫人从船上取了些玉米,他着急想知道这批货的质量。

  廖为玉:我们怕到路上有霉变,有损失的不良的情况出现,所以我们都还要重新再检。

  检验结果让老廖放下了悬着的心,可算是等到了一船质量好的玉米,这些玉米可以卸船了。不过一船玉米也就够附近的饲料厂生产三四天。但每天都要开工的饲料厂,老廖依然在担心饲料厂断档。

【编辑:邓永胜】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