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有人猝死 七类人群谨慎连续熬夜观看“欧洲杯”

2012年06月23日 18: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2012年欧洲杯四分之一决赛当地时间6月22日晚继续进行,夺冠大热门德国队以4比2的比分淘汰了希腊队,晋级半决赛。图片来源:Osports全体育图片社  


 

    都说足球是男人的运动,近年来女人们也抢了不少风头,但足球场依然还有另外一道风景线——可爱的娃娃球迷,他们可爱的扮相增添了足球的无限魅力。图为当地时间2012年6月16日,欧洲杯小组赛,希腊1-0俄罗斯,一个俄罗斯小萝莉球迷依偎在家长的肩上昏昏欲睡。图片来源:东方IC 版权作品 请勿转载  

  中新网南京6月23日电(程守勤 盛捷)眼下欧洲杯足球赛已经进入四分之一决赛,这场“饕餮盛宴”让无数球迷为之疯狂。但是由于时差的问题,中国球迷观赛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凌晨,持续的凌晨看球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湖南长沙甚至发生了球迷连续熬夜导致睡梦中猝死的惨剧。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专家们提醒广大球迷,看球赛一定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乐极生悲,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神经衰弱患者、过度疲劳者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少年儿童等七类人观赏欧洲杯要“悠着点”。

  据国内著名心脏病专家、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马根山教授介绍,由于时差的关系,今年中国球迷看欧杯球赛时间都是在凌晨,如果持续多日连续熬夜,极易将正常的生物钟打乱,生活规律紊乱,本身就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对于发病人群十分庞大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来说,观看球赛时情绪高涨、过度激动,会直接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甚至诱发心肌缺血,严重的还可能出现猝死。因此,既往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疾病的患者,观看“欧洲杯”足球赛应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千万不能过度劳累,以免引发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

  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金晖副教授告诉记者,在球迷队伍中,糖尿病患者占了不小的比例,看球时过度兴奋对夜间的血糖控制十分不利,会导致早晨高血糖状态。另外,由于机体消耗量增大,有的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发生低血糖。糖尿病人的饮食起居规律被打乱后,容易导致血糖波动过大,会对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不仅会引发并发症过早发生,而且对已经出现并发症的病人来说,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引起急性发作,最终使控制良好的疾病前功尽弃。因此提醒糖尿病人注意,不要长时间熬夜,观看比赛重在欣赏,有些球赛可看第二天的重播,不要过分在意球队的比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很关键。

  另外,对于本身患有神经衰弱的人群来说,建议凌晨的球赛最好别看,因为神经衰弱本身就会导致失眠,如果后半夜仍睡不好觉,将会直接影响第二天的工作,生活质量也会大大下降。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长时间看球要谨慎,因为随着年龄增大,人体的器官功能已开始退化,血管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硬化,过度疲劳会成为突发疾病的诱因,所以说60岁以上的老年人要合理安排好“欧洲杯”期间的生活。

  在观看人群中,发现不少家长喜欢带着自己尚未成年的孩子一起看,适当安排少年儿童观看比赛无可厚非,但是如果通宵达旦就有害无益了,因为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期,需要充足的睡眠,如果睡眠不足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对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中大医院专家提醒说,观看精彩足球赛不能付出健康的代价,特别是一些工作压力大或过度疲劳的年轻人,也要引起警惕,以往各类球赛中,突发猝死的大多是年轻人。

  提醒上述的7类人群尤其要谨慎观赏:看球时应适当多喝点水或淡茶,少喝浓茶或咖啡,更不能边喝酒边看球,否则过度兴奋加上酒精作用,特别容易引发血管痉挛,导致心脏突发事件发生;身体健康者也不宜长时间过度疲劳,要保证6小时以上的基本睡眠时间;观看比赛时要控制好情绪,不要大喜大悲,最好是有选择性地观看球赛,尤其是自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球迷,切忌连续熬夜看球,实在要看可以选择观看重播;看球时一定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不要因为一两个球的得失而狂喜狂怒,避免过于兴奋和激动。朋友在一起看球固然热闹,但是最好是戒烟限酒,切忌暴饮暴食;真正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就应该合理地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充沛的体力,而不是让欧洲杯打乱我们的生活节奏。毕竟欧洲杯四年一次,而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一定要看凌晨球赛,白天一定要适当补充睡眠,让身体得到应有的休息和调整。如果球迷出现持续头昏、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必要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防不测。(完)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