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混合区不得不说的"秘密":球员闯关手段多种多样

2012年06月25日 16:02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凡是大赛都设置混合采访区,简称混合区,这已经成为国际惯例,本届欧洲杯也不例外。形象地说,所谓混合区就是在球员更衣室通向大巴的路上,用围栏设置一个九曲回廊,有意识地加长这段距离,为的是让围栏外的记者与从围栏内通过的球员、教练有一个自由沟通的机会。这里与新闻发布会的最大区别是,发布会有直播,混合区则有最严格的采访纪律,不准拍照或摄录,违者将被直接没收注册记者证。因此,球员在混合采访区往往会暴露自己随性的一面,曾有球员在混合采访区里大爆粗口,却死无对证。设置混合区的初衷是增加记者与球员接触的机会,便于沟通、采访,但在言多必失的今天,球员们通过混合区,往往会以最快的速度溜走,特别是输了球心情不好的时候,而手段也多种多样。

  手段一:简单粗暴型

  把通过混合区看成是简单路过,有些球员真就是“走”了,仅此而已。混合区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条寻常的道路,任凭你喊他,他就当听不见,面无表情地飘过。

  也有一些人稍微讲究一点“技术含量”。他们会挑选路过的时机。站在通道初始口,看到一些队友成功吸引了媒体的注意力,就拿出突破的速度,迅速通过混合区。记者曾经看到几位球员拖着箱子以“下底突破”的速度往前冲,真搞不懂把自己搞那么紧张和狼狈干什么?

  这是最基本的逃避采访的方式,简单、粗暴,没品没德很直接。

  手段二:装痴卖傻型

  你说“Hello”他说“hi”。

  “Hello,×××.”

  “Oh,hi!”

  当你急切地叫住某位球员时,他仅仅“理解”为你仅是打个招呼,然后礼貌地回应后,大步流星地走过。遇到这样的时刻,你肯定会感慨:谁说汉语博大精深,英语很多时候也一语双关!

  这种逃避采访的方式,虽不让人生气,但却令人失望。他们往往会挤出一丝笑容,跟你说“hi”,语气客气礼貌,却又有拒人千里之外的距离感。这话说得没有一点温度,却让你挑不出半点不是。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很高明的拒绝方式。

  手段三:假装通话型

  这是被记者们斥为史上“最贱”的逃避方式。

  一些球员打着电话能过混合区,还走得非常快,而且一定要用朝向记者的那只手拿着电话,似乎在告诉大家,我正打电话,请勿打扰!

  其实,天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在打电话。反正不管是真是假,这样的做法确实很不尊重人,所以也难怪要骂这样的人“贱”。

  手段四:沉醉音乐型

  戴着大耳机假扮文艺青年,是闯过混合区最文艺的手段。

  在很多东西都朝着精致小巧发展的今天,球员们却都偏爱大大的耳机。因为这样的耳机很显眼,它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声音传播的通道,还是一个很好的伪装。过混合区时,一些球员戴着大大的耳机,随着节拍摇摇摆摆地穿过。“你有叫我吗?对不起,我在听音乐,听没见。”大大的耳机理由充足地帮助他们拒绝任何采访要求。

  其实,他们真的能听进去吗?都输球了,真有心情听音乐?

  手段五:隐形穿越型

  这是难得一见的绝世神功。当大部队离开许久,仍有一位荷兰队的球员未出现。记者之间互相打探消息,但都确认没有看到该球员从混合区经过。就在大家还在傻傻等候的时候,有人告知,球队大巴就要开走了……

  对于这种难得的本领,记者很是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混合区是他从更衣室到大巴的唯一路径,究竟他使用了什么手段,莫非有隐形功能不成?不得不说,这绝对是最有技术含量的一种逃避方式。

  羊城晚报特派记者 徐扬扬

【编辑:燕磊】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