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施泰纳再战奥运不再孤独 京奥领奖瞬间感动世界

2012年08月07日 07:03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马蒂亚斯·施泰纳流着泪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接受观众的欢呼。他的一只手里拿着金牌和鲜花,另一只手里则是亡妻苏珊的照片。苏珊在2007年7月因为车祸去世,但她的爱支撑着丈夫走上奥运会的赛场。

  4年之后,德国人将在伦敦再次出战男子105公斤以上级举重比赛。这位战胜过病魔、痛苦以及各种质疑的大力士,将向着人生中另外一段幸福的旅程出发。

  2004. 邂逅改变人生

  施泰纳出生于维也纳,他是奥地利人。他的父亲是一名举重选手,这让他从小就坚定了自己要在同一块赛场上功成名就的愿望。尽管2000年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可他并没有因此而沉沦,仍然坚持训练。

  2004年,施泰纳获得了参加雅典奥运会的机会,并且最终获得第七名。对他抱着夺牌希望的奥地利媒体大感失望,他们甚至撰文称:“对于奥地利体育来说,施泰纳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从雅典回到国内,施泰纳很快就看到这样的报道,这让他恼火不已。

  正当他消沉的时候,一个德国姑娘闯入他的生活。他和苏珊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相遇,随后他们双双前往德国东部小镇茨威克定居。2005年,这对情侣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随后,施泰纳开始申请德国国籍。

  值得一提的是,甜蜜的爱情并没有让施泰纳停止前进的步伐。在苏珊的支持下,他在德国继续训练。

  2008. 深情感动世界

  离开奥地利前往德国,对于施泰纳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因为那意味着他将失去赞助,同时也失去在奥地利获得的一切荣誉。想要参加国际大赛,他必须一切从头来过。

  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苏珊从他们结婚的那一天起就努力工作。他们过着拮据的日子,把能省下来的钱都用作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基金。他们还互相鼓励,约定一定要一起前往北京,一个在场上比赛,一个在场外加油。

  可是,一场车祸打碎了这个美好的愿望。2007年7月,苏珊在海德堡遭遇车祸,她永远地离开了施泰纳。而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想的仍然是丈夫和他的理想:“不要因为我而放弃,你一定要去北京。”

  2008年8月,施泰纳终于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他亲吻着苏珊的照片,那是他们在一次散步时拍下的。“她是我力量的源泉,现在她一定在为我骄傲。”

  2010. 再入婚姻殿堂

  全世界都为施泰纳而动容,他对妻子的爱和金牌一样闪光。德国民众赞扬他是“真正的男人”,德国媒体也少见地用大篇幅来追述他和苏珊苦难却浪漫的生活。2008年末,施泰纳当选为德国“年度最佳运动员”。

  被感动的人当中,包括德国N24电视台的新闻主播普斯莫克。他们在一次朋友聚会中相识,普斯莫克率先认出了施泰纳。“我看了奥运会的直播,你真的非常了不起。”她向他伸出手,希望用自己的爱来弥补之前他所经历的痛苦。

  普斯莫克让施泰纳逐渐走出了失去苏珊的阴影,他们逐渐成为对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那个人。“我不排斥新的感情,苏珊也一定希望我能够幸福。”他说,“命运让我和普斯莫克走到了一起,我相信这可以证明一切了。”如今,他的家庭里又增加了一个2岁的宝宝,他们是他前进的动力。

  2012. 这次不再孤独

  2012年的伦敦,施泰纳再次出发。由于不久前膝盖动过手术,想要卫冕的难度极大。即使如此,他也发誓要尽力一搏。这一次他不再孤独,他要为妻子、孩子以及所有德国民众而战。除了比赛,他还希望以轻松的心态感受奥运会。在雅典他背负了太多国家期待,在北京他脑子里都是“为苏珊获胜”。“我希望可以在奥运村里随便走走,去看网球比赛。”施泰纳是狂热的网球迷,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他见到了纳达尔,那让他感觉很棒。足球也是他的最爱之一,他最喜欢的是拜仁的戈麦斯。“我很乐意和他交换一下身份。也许马里奥(戈麦斯)也会喜欢举重,我挺想知道他练完之后会说什么样的话。”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葛晓倩

【编辑:燕磊】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