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民日报:奥运场馆,可以用得更好

2012年09月04日 05:35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通过一个多月的调查走访发现,除了临建场馆,北京奥运新建、改建场馆均得以利用,不存在闲置现象。(详见9月3日本报报道《北京奥运场馆闲置了吗?》)但与此同时,一些奥运场馆在营利模式、管理水平、公众开放度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

  奥运场馆赛后运营一向是各主办城市的难题。在这场考验面前,我国的奥运场馆及主管部门还有哪些功课要做?国外奥运场馆后续利用有哪些成功经验?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和场馆运营方。

  如何提升运营水平?

  开发利用无形资产,从场地提供者向内容提供者转变

  据了解,目前北京的奥运场馆既有事业单位自主运营,也有合作经营,还有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采用BOT模式(在场馆建设中引入民间资本,政府允许其享有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权以及经营收益)建设与运营场馆的。

  “北京在依托奥运财富促进城市全面发展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刘敬民说,“奥运场馆是奥运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统筹谋划奥运财富的开发和利用,北京的主要奥运场馆根据场馆特色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发挥了很好的社会作用。”

  虽然鸟巢和水立方已摆脱主要依赖门票收入的情况,通过自主经营实现收支平衡,但场地出租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从整体来看,还有部分奥运场馆收入捉襟见肘,需要财政补贴。

  “国外一些优秀场馆的经验表明,大型体育馆收益大多源自无形资产,并非来自场租餐饮。”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林显鹏介绍说,体育场馆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商业冠名权、VIP包厢使用权、广告开发、商业赞助及特许经营权。北京奥运场馆在未来运营方面,应挖掘无形资产潜力,从场地提供者向内容提供者转变。

  商业冠名是奥运场馆利用无形资产的重要方式。北京万事达中心(原五棵松体育馆)是首家获得冠名的北京奥运场馆。万事达中心总经理国今娇说,他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不是场租,而是冠名费和赞助费。“我们希望有更多精彩活动进来,使场馆变成商业平台,吸引更多的赞助商。”

  各种特许经营权也是不少体育场馆积极开发利用的无形资产。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传媒系副主任易剑东介绍,在曾举办过1936年夏季奥运会和2006年世界杯的德国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孩子们可购买光盘、书籍等各种特许商品,并在其中体验体育文化。

  如何改进管理模式?

  改变单打独斗现状;在税收等方面需要政府支持

  记者调查发现,不同的奥运场馆所属权和经营权存在差异,有些是为高校所属,有些是由国家体育总局管理,有些是商业公司运营。“所以,现在奥运场馆是业主单打独斗,统筹管理较难。”林显鹏说。

  统筹难,就会存在管理细节的不配套。据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相军介绍,由于地下环隧常年封闭,鸟巢内部唯一的公共车库一直未能使用,“这不仅对客流量造成影响,对内部商业开发也造成不小的困难。”

  据了解,在统筹管理方面,首尔的奥林匹克公园是比较成功的。韩国在奥运会结束之后,用办奥运的结余资金组建基金会做投资,现在每年可拿出30多亿美元资助奥运场馆的运营,不仅突破了奥运场馆业主单枪匹马运营的局面,也使国民可以以较低价格享受优质的场馆服务。专家建议,北京应形成更高层级的统筹管理,加强协调沟通。

  缺乏政策支持也是部分奥运场馆生存艰难的一个原因。据了解,奥运场馆水、电、热等能源支出占总体支出很大比例,如游泳馆一般要占40%—50%,不少场馆的能源费用按照工业甚至是商业标准缴纳。

  “尽管国家提供了一定产业扶持,但水立方在税收、能源等方面都没有享受到优惠。”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奇勇说。

  面对外界呼声,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刘扶民透露,体育总局正在积极努力,为大型体育场馆争取政策优惠。“一是对大型体育馆进行有关税费的减、免,二是征求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让开放程度高、接纳群众多的体育馆得到的政府补贴也多。”

  如何更加开放亲民?

  提升职业体育水平,同时通过拓展休闲、娱乐等功能,吸引大众参与

  记者采访时发现,虽然奥运场馆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利用,但部分专业场馆离普通公众依然较远。如何拉近体育场馆与公众的距离,让公众享受到奥运场馆的服务,成为许多人的热切期待。

  对此,易剑东表示,在很多国家,体育场馆不仅是体育文化设施,也是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多功能化是不少成功体育馆的特点。除了用作体育赛事活动,体育馆的休闲、娱乐等功能也必不可少。”

  易剑东举例介绍说,巴塞罗那奥运场馆区域赛后发展成了城市高品质生活社区,是赛后利用的成功案例。“这就要求对场馆所在社区整体配套设施进行规划,比如在社区里建公园、引入办公机构等。”

  在扩大公众参与方面,国内也不乏成功案例。“水立方在设计初期就借鉴了赛后多功能服务的经验,安排了戏水区、健身区、商业街等区块。”杨奇勇说。

  “北京奥运按照‘一个中心区和3个分区’进行布局,中心区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内,3个分区分别在对体育设施有更高需求的大学区、体育设施相对缺少的西部社区和北部风景旅游区。”刘敬民说,“这种布局就是为了考虑赛后有效使用问题。”

  “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还跟一个国家的职业体育水平息息相关。”易剑东说,“光靠社会大众进去运动健身是不够的。要激活场馆,最好还要有支柱型的职业体育项目。”据了解,在职业体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美国、英国等,体育馆往往租借给专业俱乐部,保证使用率之余,也使体育馆有稳定的收入。

  易剑东认为,北京工人体育场是目前国内利用程度较高的场馆,除了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上世纪90年代初甲A联赛的火爆也推动了体育场的发展。

  建成50年、运营依旧良好的北京工人体育场,现在是北京国安队的主场。工体运营方——北京市职工体育服务中心副主任马颖坦言:“其实养球队不如做演出赚钱,但我们和球队之间是相互扶持、相互成长的关系,我们相信坚持就会有回报。”

  据了解,北京工人体育场一直对市民免费开放室外门球区和篮球健身区,今年开始又免费开放一个月羽毛球场和两块五人制足球场。“体育场馆排期再满,也有闲的时候,我们就拿出来给大家用。”马颖说。

【编辑:段红彪】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