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足坛欠薪现象解析:球队老板强势 无人敢建工会

2012年09月17日 09:10 来源:半岛晨报 参与互动(0)

  割不断的毒瘤

  中国足球联赛欠薪调查

  解析

  欠薪是中国足坛的老问题,足协对此也很重视。但为什么依然有俱乐部敢欠薪?调查发现,中国足协制定的规则本身,以及中国足球圈的“特殊性”是欠薪赖以生存的温床。

  足协:欠薪需要球员自己举证

  在发生过十几起讨薪事件之后,中国足协对于俱乐部的欠薪行为进行了约束,首先在《纪律准则及处罚办法》中进行了明确规定:凡经仲裁委员会或相关联赛委员会认定,俱乐部违反与运动员、教练员签订的工作合同,拖欠运动员、教练员工资、奖金超过3个月的,将给予俱乐部警告、罚款及其他处罚。在新赛季注册开始前仍拖欠运动员、教练员工资、奖金的俱乐部,将给予俱乐部取消注册资格的处罚。

  足协相关人员告诉记者,以上是因为欠薪针对俱乐部的处罚规定。对于球员,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俱乐部欠薪超过3个月,则球员可以立即终止与俱乐部的合同。在中国足协制定的《球员身份及转会暂行规定》中,专门就欠薪事宜的结果进行了描述:俱乐部违反劳动合同约定,一年内累计拖欠球员工资或者奖金超过3个月的,该球员有权单方面终止合同。欠薪超过3个月之后,是俱乐部违约在先,球员将成为“自由人”,可自由转会至其他俱乐部。

  但这一切都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要有被欠薪的队员或者是教练自己来举报。“被欠薪的人需要提供确凿的依据,证明俱乐部确实欠薪超过3个月。一旦拿到确凿证据,仲裁委员会就启动相关程序,研究相关处理措施。中国足协一旦认定证据有效,则涉及到的球员都可以终止与俱乐部的合同,自由寻找下家。俱乐部在下赛季开赛前如果不能还清欠薪,可能会被取消注册资格。”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这些教练和队员都在自己的俱乐部辖下,除非是万不得已,他们又怎么能够自己来举报呢?那样他们不但没有十足的把握要回属于自己的血汗钱,甚至还有可能会因此而失业!也正因为如此,中国足协规定欠薪三个月就可以获得自由身,但直到现在也没出现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队员:老板的世界也是一个江湖

  足协出台了被欠薪三个月的球员就可以成为自由身的规定,但是直到今天也没有队员在这个条款上获益,而且足坛欠薪的状况依然存在。为什么没有队员去打破这个坚冰?其实,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不敢。一名球员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按照我们俱乐部拖欠的工资,我们全队都该是自由球员了。但是,并不是你成为了自由球员就可以找到出路。之前我也曾联系过国内一些俱乐部,他们给我的原话是,‘你是这样离开的,我们可不敢收留你。 ’后来,别人告诉我,两家俱乐部的老板之间关系很好,这个时候谁也不会给对方拆台。 ”

  对中国足协出台的很多规定,球员也表示“理想很好,但实现很难。 ”足协规定,俱乐部注册之时必须要有队员和教练签字确认俱乐部不欠薪的文件。但很多俱乐部年年欠薪,直到俱乐部注册之时也不解决,但他们还是可以注册成功!

  中国足球要想踢出一个好球员很难,但要是废掉一个队员实在是太简单了。在欠薪已成圈内潜规则的情况下,球员们要想争取到自己的利益太不容易。

  困难:球员工会无人敢建

  上赛季NBA球员工会和老板们就薪资水平讨价还价,最终导致NBA推迟开赛,但是这样的事情在中国足坛绝对不可能发生,因为目前我们连球员工会都没有。

  中国足球走着职业道路,但是没有工会,这是中国与日韩以及其他高水平地区在球员利益保障方面最根本的区别。日韩在这方面已经和欧洲接轨,球员工会对外为球员说话,对内对球员也有约束力。

  国外球员工会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在发生欠薪的时候组织球员维权,和老板、协会、联盟进行博弈。不过,在中国并没有球员工会,球员们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自然也很难通过这一渠道求得公平。曾经因为合同问题而和重庆力帆俱乐部对簿公堂的谢晖直言,“归根到底还是我们的制度,没有经纪人,没有球员工会,一开始来签订合同的基础就是不平等的,现在再来寻找一个公平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

  一位曾和俱乐部就合同问题打了官司的队员告诉记者,“成立球员工会是为了保护球员自己的利益,但实际上就是在和老板作对,那么这样的工会谁又敢建呢? ” 首席记者范宏基

【编辑:燕磊】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