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羽超联赛"伪职业":球队"舍客保主"老毛病仍未改

2012年09月25日 15:08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今年是羽超第三个年头,虽然有着中国羽毛球队奥运包揽五金的东风,但缺少关注、“伪职业”却让联赛再次陷入孤芳自赏的境地。与上赛季一样,本赛季羽超依旧没能得到央视的直播。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曾坦言,羽超收视率太低,以及赛程七零八落不固定,不具备直播的条件。

  虽然大部分赞助商都在苦苦煎熬,但得了实惠的明星球员显然并不把联赛当回事。在国家队的比赛和联赛之间,国手们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上赛季,广州队主场迎战湖南队,主队在宣传上早早打出“林(林丹)鲍(鲍春来)大战”的噱头,没想到鲍春来最后确实来了广州,却没有上场,造成上千球迷围堵售票处高喊退票。

  本赛季,中国羽协做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姿态,拟规定:A级运动员(获奥运会、世锦赛冠军的选手)的出场率不得低于70%,外援出场不得低于四场,否则重罚。不过“重罚”有多重,羽协并未出台相关的细节规范,因此最后很可能还是不了了之。而联赛期间,国家队员仍须使用国家队赞助商装备等规定,也使各俱乐部的“财路”变得更窄。

  从联赛第一阶段来看,羽超球队“舍客保主”的老毛病仍然没有改变,大部分球队主场作战时基本是全主力,而征战客场时则雪藏大牌。这种“舍客保主”的策略让许多人们期待的巅峰对决泡汤,比如李雪芮对王仪涵的奥运女单决赛重演,再比如林丹与陶菲克的天王对决。羽超需要用“重头戏”来吸引观众,而一次次的“放鸽子”换来的只能是观众的流失。         本报记者 吴杨

【编辑:燕磊】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