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女排选材陷"追高"误区 名帅:没炮弹等于一堆废铁

2012年10月22日 08:1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第九届亚洲少年女排赛昨天在四川省双流县落幕,中国队在决赛中以1∶3负于日本队屈居亚军,日本队连续第四次在女排亚少赛上夺冠。

  从运动员的报名信息看,中国队队员的平均身高超过日本、韩国、泰国等国球员十几厘米。亚少赛参赛队员年龄在18岁以下,中国队身高1.9米以上的少年选手已不在少数。近些年来,中国女排选材的“高大化”倾向已经日益明显地从成人队伍向后备队伍蔓延,身材高大的运动员给中国女排增加了网上高度,却没有提升中国女排的综合能力。著名排球教练陈刚今天以“大炮没有炮弹等于一堆废铁”的比喻,表达了他对中国女排后备力量片面追求“高大化”的担忧。

  国家队用人倾向无疑影响着地方队的选材标准,自“陈忠和时代”以来,中国女排的“高大”风越刮越烈。据陈刚透露,中国少年女排的平均身高已经超过了中国青年女排,这种情况在国外也很罕见。

  近几年一直执教青少年排球队的著名排球教练林榆廷对国内排坛的“追高”风气也有明显感受,他曾向记者表示,目前在各省市后备队中,小球员的身材远高于过去。林榆廷为此感到欣喜,但同时他的忧虑也在加重:“如果仅把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着眼点放在运动员的身高上,那肯定是走进误区了,一支排球队光有高个儿运动员显然是不行的。”

  各年龄段的中国女排队伍,球员身材越来越高,但近些年不仅没有获得预期中的世界大赛好成绩,反而连亚洲霸主地位都丢掉了。相比之下,运动员身高明显不及中国女排的亚洲对手日本、韩国、泰国等球队却一次次让中国女排吃到苦头。高个儿运动员在敏捷性、速度以及防守等方面肯定不如小个子队员。陈刚表示,一支好的排球队应当是高矮运动员搭配使用。

  除了片面“追高”,中国女排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也有缺陷。中国女排的后备队伍主要是各省市的二三线队,这些球队常年处在封闭训练状态下,队员即使是苦练基本功,比赛经验也非常欠缺。而日本、韩国、泰国的青少年女排队伍散布在学校里,学校之间的比赛密度很高。队伍之间、运动员之间通过比赛相互促进和提高,已经形成了良性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比赛的意识或是对排球的理解,中国运动员很难通过训练得到提高。(慈鑫)

【编辑:金鹏飞】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