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洪波离开为了重返国足 努力为中国足球争口气

2012年12月19日 13:26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2011年9月,高洪波接手内忧外困的陕西人和队。2012年起随队南迁,继续担任贵州人和队的主教练,并获得今年中超联赛第4,足协杯亚军,率队历史上首次挺进亚冠联赛,可谓相当风光。然而,前晚就在贵州人和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备战新赛季之际,高洪波却突然选择了辞职。俱乐部给出的理由是高洪波希望出国深造,以提高执教水平。除了这一官方说法外,网上还有“为亚冠换帅”、“转投其他中超球队”、“执教遇球队内部矛盾”等说法。但离开高洪波做得毫不犹豫,而这源于他心中的一个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以主教练的身份重返中国队。

  想重返国足

  很爱学习

  高洪波很爱学习,善从别人身上学到于己有用的东西,这在圈内是公认的。

  1999年,33岁的高洪波退役担任了广州松日队的主帅,成为甲A历史上最年轻的主教练。率队征战联赛之初,球队连克山东鲁能、北京国安、重庆力帆等强队,但随后高洪波却因松日集团内的劳资纠纷而主动辞职,然后自费到欧洲学习。在欧学习期间,高洪波遍访多位名帅,其中阿森纳主帅温格曾对他亲自给予指导,如今高帅擅用高科技数据库随时掌握球员状态的一招就是从教授处习得。2000年高洪波学成归来,成为国少主帅,这是他首次执教国字号球队。

  2001赛季高洪波来到甲B的上海中远队辅佐恩师徐根宝,在球队冲入甲A后,他又挂冠离去。2002年韩日世界杯后,高洪波竞聘国字号成功,进入国足辅佐主帅哈恩,这两段助教经历让高洪波受益匪浅。2004赛季他接手当时中甲排名倒数第三的厦门队,开始了自己独立的执教生涯。2005赛季高洪波率领厦门蓝狮夺得中甲冠军,提前冲超成功。2007赛季,高洪波来到长春亚泰,当年就率领长春亚泰队勇夺中超冠军。

  2008赛季离开亚泰后,高洪波再次前往欧洲学习,之后2009年5月他又通过公开竞聘,成为中国队第25任主教练。一年多后,卡马乔的到来让高洪波不得不提前离开。离开国足后,高洪波又选择去欧洲充电。由其执教生涯可见,下课之后的高洪波多数选择赴欧洲足坛,这几乎成了他执教生涯的一种发展模式,此番从贵州人和下岗也是遵循前例。

  想再积累

  2012赛季对于高洪波来说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在这个赛季中超涌进了太多的知名外籍教练,这让高洪波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

  和里皮的交手让高洪波感受深刻,谈起在联赛与足协杯比赛中两次交锋时,高洪波曾这样说:“里皮是那种见过风雨和大世面的教练,他总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适当时候也会很好的给裁判施加压力。更为关键的是,无论是顺利还是不顺利的时候,里皮都敢于对场上阵型做出调整,这可不是一般教练敢做和能做到的。国内教练多数不利情况下,只是进行个别人员的调整,而彻底改变阵型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魄力。我也要学习里皮的勇气和魄力,不过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另一位让高洪波印象深刻的是杭州绿城的主帅冈田武史。“我跟冈田武史在东亚四国赛上有过一次交手,他的执教理念和日本足球的发展值得我们深思。应该说,不单是冈田,而且是整体日本足球都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一个人很难把足球这么一个庞大体系领悟清楚,它需要一个组织、一个体系,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高洪波说。

  显然,高洪波对于自己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他不满足于现在的成绩,他想再积累,再学习,再提高。

  当时离开国足主帅的位置,虽是高洪波主动提出来的,但也是因形势所迫不得不为。足管中心主任韦迪曾说过:“我们最初的想法是希望高洪波仍能留在国足教练组,最后是他本人主动提出在完成交接工作后退出国家队教练组。对此我们很感谢高洪波,可以说中国足协欠他一个人情。正是为了中国足球,他作出了个人牺牲。”

  那次的离开,是因为卡马乔有足够大的名气,是为了能让卡马乔毫无挂碍地将西班牙先进的足球理念施展到中国队身上。不过,离开并不意味着永不回去,在高洪波心中,重回国足,再当主帅仍是一个梦想。“我还把能够担任国家队主教练当作自己职业生涯的最高追求,只要有机会,我还会争取的。”高洪波不止一次这样说过。

  此外高洪波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能有越来越多的本土教练在各级国字号和中超球队中担当重任。“中国教练优势在于能和中国球员有效沟通,一个沟通,一个管理,中国教练都能做得更好。外教的长处是视野广阔,经验丰富,能力较强,但在外教之外,中国足球也必须有更多中国教练的参与,这才是中国足球可持续发展的根基。”高洪波说,“尽管近年中超外籍教练较多,但包括我在内的中国教练都很努力,比如中甲升班马、东亚队的徐根宝指导、武汉队的郑雄、曾经执教国青的宿茂臻以及江苏现在的助理教练杨晨,大家的心思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国足球争口气。”

  (李立)

【编辑:王牧青】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