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文汇报:传统价值观拖累学生体质健康

2012年12月26日 13:12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主要嘉宾:

  陈文鹤 上海体育学院教授

  肖焕禹 上海体育学院教授

  邵斌 上海大学教授

  柏慧敏 上海大学教授

  程杰 上海大学教授

  缺乏重视,体育与学习“被对立”

  肖焕禹:

  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种种问题,首先是观念上,人为地把体育和学习对立。教育只在乎学生考试得几分,而不是侧重于人的培养,日本称之为“学生不在”。因为担心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会影响学习,一些家长、校长和文化课老师,限制、占用学生的运动时间。他们传递的价值观是“学习的孩子不运动,运动的孩子不学习”,这会让孩子误解,产生一种“负能量”。

  事实上,体育运动不仅不影响学习,还能促进学习。美国曾做过名为“零时体育计划”的实验。学校要求学生比第一节课提前40分钟抵达学校,从事喜欢的体育运动。学校会在每位学生的胸口放置一个纽扣式装置,以“206.9-(0.67×年龄)”的公式计算出最大心率,实时监控学生心率指标。运动结束后,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学校将最不容易接受的、枯燥的课程安排在第一节,结果发现学生学习效果非常好。在全市的测验中,该校学生在数学、科学等科目中名列前茅。通过实验可以看出,体育无法直接灌输各学科知识,却能让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同时,脑细胞更加活跃,非智力性因素(包括稳定性、开拓精神、亲和力、抱负及理想等)有所提升,对智力因素起动力作用,从而促进学习。

  邵斌:

  正因为缺乏足够的重视,学校体育师资往往难以保证,体育教师的编制常被其他学科“吃”掉。体育教师一人兼顾多个项目、专项不对口的情况很多。

  同样,因为不够重视体育,“场地有限”常被拿来当作无法开展体育活动的借口。在一些位于市中心的学校,场地小是历史遗留问题,但这并不该影响到学校师生对于体育的热爱和从事。我们正在进行的“公共体育专业化”教育教学试点改革已开始布点中学,像上海光明中学那么小的场地,照样也可以开出八个项目。我想,只要加大投入,通过多功能、立体化的开拓,较少的体育场地同样可以满足学生活动需求。

  柏慧敏:

  学校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往往跟着考试这根“指挥棒”走。因为体育纳入了中考,初中就开始普抓体育,学生耐力等各方面素质达到最高峰。进入高中、大学后,对体育没有考量要求,学生素质下降也非常明显。以我校女生800米跑成绩来做对比——在大学阶段,即便给出“跑进3分30秒可免一学期早操”的“诱人条件”,也很少有人可以做到。而同样是这批学生,她们在初中时完全能够达到这个水准,甚至跑进3分16秒。

  因噎废食,运动与伤害“被因果”

  肖焕禹:

  对于学校体育中偶发的一些伤害事故,学生家长无法正确对待,社会舆论习惯性误读,学校也不愿“冒险”承担责任,导致了体育教学开始出现萎缩。

  在中国,孩子运动时出了问题,家长通常都是向学校兴师问罪。而在国外,是家长向学校道歉,认为自己的孩子给学校添了麻烦。体育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正因为不堪家长纠缠,我们很多体育老师为求“稳妥”,放弃所有可能带来危险的课程。据我所知,体操课就已被很多学校取消,而这恰恰是对学生身体发育最有利的项目。

  其实,上体育课肯定会存在受伤的可能,这与开车存在事故可能同理。但运动和伤害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如果因为个别学生受伤或是出现意外事故,就彻底取消某个项目,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只会让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质健康进入恶性循环。换个角度而言,因一个学生取消一门课程,对于其他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正当权利也是一种伤害,甚至是一种犯法,因为这违反了教育法。

  程杰:

  近来,媒体对于猝死等伤害事故的密集传播,对于学校体育来说可谓灾难性打击。

  原本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学校体育蒙上一层阴影。使得学校体育教育也陷入尴尬矛盾——一方面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需要加速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增加运动量、提高运动强度;另一方面,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伤害事故面前,家长和学校都习惯选择避让。但实际上,类似的事故仅是个案,发生频率非常低。

  出现一些学校因噎废食,取消危险性项目的情况,最大问题在于没有健全、细致的政策法规制度来为体育教学“保驾护航”。一旦出了意外,不管责任在谁,都由体育老师和学校来扛。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有一种“谁碰上谁倒霉”的不安全感,害怕出事是他们当下最普遍的心态。毕竟,谁都不愿背负一辈子的阴影,压力非常大。坦率说,如果在我班上出了问题,我也宁可不上这体育课。

  ( 谷苗)

【编辑:于晓】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