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家队俱乐部可共同进步 西班牙成国足学习榜样

2013年02月05日 15:14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国家队的2013年首战后天就要打响,新掌门张剑入主中国足协也面临种种难题,中国足球即将迎来新一轮的考验,如何化解?

  以领先的欧洲、日韩联赛为榜样,取其精华,是不错的方法。人们都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一个良好运作的联赛,成功的原因必然有很多,但我们希望抓住他们各自最突出的一点来做剖析,但愿能对重新组阁的中国足协能有一点积极的借鉴意义。

  都在喊冤

  这原本不应该是成为问题的一个问题,但在如今的大背景下,却又那样扎眼——球员能够入选国家队,当然是一种无上荣耀,但为何国家队与俱乐部国脚大户之间,总是掐架?

  广州恒大主帅里皮不停抱怨,国家队不该征调一家俱乐部如此多球员长期集训备战,何况是区区一场亚洲杯预选赛,以至于球队连正常训练都无法保证;国足主帅卡马乔则从来是“置若罔闻”,甚至“变本加厉”。两大赫赫有名的世界级教头,仿佛都成了“祥林嫂”,喊着“窦娥冤”。

  同步复兴

  但从当今世界足坛的潮流来看,豪门球队对于国家队越来越重要,最典型例子的当属西班牙国家队。众所周知,巴萨与皇马从来都是国脚大户。2010年南非世界杯决赛,西班牙11人首发居然有多达10人来自这两支球队;而在今年2月1日西班牙足协公布的最新一期21人集训名单中,巴萨更是有10人入选:巴尔德斯、皮克、普约尔、阿尔巴、伊涅斯塔、哈维、布斯克茨、法布雷加斯、佩德罗、比利亚——从前场到中场到后场,几乎可以垄断整支国家队。

  斗牛士军团称雄世界足坛,还是最近五六年的事,差不多与巴萨俱乐部的复兴同步,这绝不是巧合。当西班牙在2008年欧洲杯、2010年世界杯、2012年欧洲杯上屡屡夺冠时,巴萨、皇马也同样在国内赛场所向披靡,并稳固着欧洲足坛的统治地位。他们为何就能实现“共同繁荣”?

  无缝对接

  很重要的一点是,西班牙国家队并非只是简单的征调,更是一种“融合”。主帅博斯克几乎完全移植了巴萨的控球打法,战术思想上强调地面传接、强化整体防守。巴萨体系已经成为西班牙国家队的根基,两者实现了“无缝对接”。从另一方面说,球员不管是在国家队还是俱乐部,训练内容和方法并无太大差别。俱乐部为国家队输送国脚,国家队为俱乐部“代训”球员。现在的问题是,卡马乔的战术理念与里皮有多少是一致或者接近的?

  当然,两者之间不可能完全没有矛盾,不妨看看西班牙足协的处理方法——在对国家队不造成大的影响时,也特别注意兼顾俱乐部利益。西班牙队曾经有一场与波黑队的比赛,由于交通不便、旅途辛苦,为了不激怒向国家队输送球员的俱乐部,也为了避免让一些球员飞到波黑后却只能在看台上看比赛,当时的主帅阿拉贡内斯在入选的22名球员中做出了妥协,将其中4人留在国内,只带了进入比赛大名单的18人。相比之下,上赛季恒大在联赛、亚冠和足协杯三线作战时,为了几场无关痛痒的友谊赛,卡马乔还让众多恒大国脚长途跋涉、飞越大半个地球来回折腾,就显得不近人情了。

  成为潮流

  可以说,以一两家俱乐部球员为主组建国家队阵容,是现今世界足坛解决国家队不能长期集训的有效办法,甚至成为了一种潮流。它的好处是队员相互熟悉,从俱乐部到国家队不用重新适应。2012年欧洲杯上表现出色的几支球队,比如“巴萨化”的西班牙、“尤文化”的意大利、“拜仁化”的德国,大多是采用这种“俱乐部国家队模式”,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等一些欧洲二流球队也纷纷效仿。从这一点来说,国足“恒大化”并没有错。

  西班牙国家队模式的成功告诉人们,征调再多的国脚,也并非是“毒药”。但如何使两者之间“一荣俱荣”,足协应该还需花更多心思才行,不能只靠“高压政策”。

  本报记者 关尹

【编辑:燕磊】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