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超赛场洋裁判扎堆出现 本土裁判层层降低身价

2013年05月20日 16:01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新民图表制图 贺信

  不知不觉,洋裁判挤上了中超舞台中央,炫目、闪亮。新版的“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是无奈,纠结,也是五味杂陈。

  5月15日,中超整10周年。赛场上洋球员越来越多,尤其是外籍前锋,大量挤占本土球员空间,习以为常。可洋裁判扎堆出现,却是新鲜事。

  在中国足协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中,上赛季中超联赛前10轮,除了首轮请来两位外籍裁判,其他均是来自本土。洋裁判比例只占2.5%。

  本赛季,风云突变。中国足协官方网站并不规范,只更新了今年中超5至7轮的裁判员名单,执法这三轮的24个主裁中7位是外籍,占比将近30%,和本报记者调查中超前十轮,外籍裁判的聘用比例相符。前后两年的比较,翻天覆地,聘用的洋裁判是上赛季的10倍。

  各赛区使用洋裁判也不尽相同。比如,上海今年有申花、申鑫、上港3支球队,在所有城市中拥有中超球队最多。上海赛区的前11场比赛,洋裁判做了6场主裁,超过了50%,比例之高,令人瞠目。

  中超联赛一轮8场比赛。赛季初足协确定了26位本土裁判执法。可现实情况是,一轮比赛洋裁判要挤占2至3个主裁名额。计算下来,本土裁判近5轮才有一次登场机会。根据足协规定,裁判员执法采用抓阄,如果运气不好,恐怕5轮也轮不到一场。

  中国足球裁判无所事事。无奈中,只好层层降低身价,曾经执法中超的去中甲,中甲的则到中乙,这也算是中国足球的一道“独特风景”。

  反赌扫黑后,中超裁判收入大幅提高。曾有戏言,裁判每场收入万元,超过CBA裁判。甚至有人计算,如果获得金哨,一个赛季奖金几十万元,令不少替补球员垂涎三尺,准备转行。殊不知,如今的中超裁判捧着“金饭碗”,却要饿肚子,令人哭笑不得。

  不可否认,水平是本土裁判的硬伤。近些年,中国足协有扶植本土裁判员的想法,并大胆起用新人,培养出马宁、王迪、傅明等“80后”裁判员。然而,由于水平有限,本赛季中超联赛前5轮6名本土主裁进入“停哨”名单。

  上一轮联赛,足协对本土裁判的不信任更是可见一斑。5月10日,山东鲁能对阵青岛中能的焦点战,澳大利亚裁判亚当是当值主裁。4天后,广州富力和北京国安的对决,是一场“谁都输不起”的比赛,原本抽选结果是陕西裁判黑晓虎执法,但最终出现在赛场的“大法官”又是亚当。因为,往返澳大利亚差旅费不菲,所以亚当一周连续扮演“救火队员”。中国足协的做法,让本土裁判“寒了心”。

  中国裁判水平真的不行吗?未必。目前,本土国际级裁判有7位,有的执法过世界杯外围赛,有的吹过亚冠联赛以及周边国家足球联赛。

  “裁判员也是人,是人就可能出错,大家也应该理解裁判员”。前国际级主裁判杨志强就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洋裁判就没有问题吗?只是在中超,外来和尚好念经罢了。其实,国内裁判也是心有怨气,但当本报记者采访他们时,大家却是三缄其口。“足协规定裁判不可以接受采访”,一句话蕴含了太多含义。

  欧洲五大联赛中,英超联赛裁判素质最高,南非世界杯决赛主裁韦伯就是来自英国。而在英超联赛里,无论足总杯,还是普通联赛,几乎清一色是本土裁判。

  裁判的培养,需要时间和精力,也需要宽容。而今,洋裁判在中超当主角,到底是本土裁判水平过低?还是俱乐部、球迷对裁判的容忍度不够……对中国足协来说,是个艰难的抉择。

  (钟喆)

【编辑:于晓】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