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世界大冬会中国难拿金牌 官员:不要虚假的繁荣

2013年12月18日 08:5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意大利特伦蒂诺世界大冬会赛场,中国队拿块金牌成了难事。这似乎一下子让习惯了看中国队在大型运动会上大把“捞金”的人们感觉有些失落;习惯了“追金”的记者们一时间也有些不太适应。

  客观来说,让没有一线队员参赛的中国代表团取得多好的成绩本来就不太现实。况且,中国代表团自身也没有把金牌看得有多重。近几届大运会,中国的参赛模式已经悄然发生改变,由教育部大学生体育协会组建真正的“学生军”去参赛,已经取代了过去由体育总局组建专业队代表大学生参赛的局面。本届大冬会,中国代表团没有绝对的夺金点,或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参加大运会的成绩都不会太好,“追金”将暂时成为往事。但是,正是这种务实的做法,让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机遇。

  宁可少拿金牌

  力避虚假繁荣  

  本届大冬会开幕后的5天时间里,中国代表团仅有一枚金牌入账。这种萧条的现象,其实是中国大学生体育真实情况的反应。花样滑冰、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冰壶,按理说,中国队在这些项目上都有世界级的顶尖选手,如果派出参赛,金牌志在必得。但这次,中国参赛运动员全是在校大学生,整体实力非常一般,几乎没有真正的夺金点。

  “我们宁可少拿金牌,也不要那些虚假的繁荣。”中国大学生体协秘书长杨立国说:“今年俄罗斯喀山大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参赛阵容中真正的大学生就已经达到87%以上。现在,我们实行了严格的资格审查制度,将真正在大学生中选拔优秀运动员参赛。”

  曾几何时,中国参加大运会都是派一线专业运动员出战,中国大运会代表团为了获得更多的奖牌,不惜把大运会变成奥运会的练兵场。这种做法表面上为中国大学生体育赢得了荣誉,但实质上却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开展,这也或许是当下学校体育模式下尚未培养出一批优秀选手的重要原因。

  如今,那些“虚假的繁荣”已经不在,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敢于正视自己,为学校体育自身培养出高水平体育人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大运还给学生

  体育回归本真 

  本届大冬会中国代表团里有这样一支队伍颇为引人关注,她们是来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5位姑娘组成的中国女子冰壶大学生代表队。这5位姑娘是在进入大学后开始练习冰壶的,在进入大学之前毫无专业经历,她们只是将其视为业余爱好,并非专业运动员。正因为这样的身份,她们虽然成绩不突出屡遭败绩,但却赢来了更多人的喝彩。

  她们能够出现在意大利特伦托的赛场上,还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在她们的背后,是冰壶运动在上海大学中普及开来的结果,如今冰壶已经成为上海大学生体测的项目之一。此外,她们作为唯一一支中国南方地区参加大冬会的队伍,更是让国家体育总局说了十几年的“北冰南移”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当大运“还给”学生,才华替代了金牌,爱好替代了结果,体育回归了本真;其意义远比派专业选手在大运会上夺取金牌更加深远。“对于大学生运动员来说,大运会的意义除了争取好的成绩,更在于他们能够在这个舞台上体现人生的价值、实现自我突破。”杨立国说:“而对于中国体育来说,把大运会还给大学生,是体育精神的回归,也是对体育教育理念、体育制度改革的反思。”

  加快教体融合

  未来任重道远

  在发达国家,学校体育模式早已成为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全民体育参与的有效途径。例如美国NBA、NFL的球员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大学体育联盟输出而来,这背后反映的是美国完善的大学体育培养体系和大学体育参与度。

  然而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学校体育仍是短板,杨立国介绍说:“现阶段中国大部分学校仍然只能靠升学考试体育加分的模式来推动体育运动的开展。这在目前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其实,在北京奥运会的巅峰之后,体育体制改革的呼声已然一浪高过一浪,“体教结合”模式也不断地被提及。相比奥运会,回归纯粹的大运会其实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体育综合实力。对于中国来讲,大运会运行模式的改变,正在无形中推快体教融合的步伐。如今,找寻出一条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学校体育发展良方,是当务之急。

  从本届大冬会来看,中国以现有的大学生选手的力量要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舞台上取得好成绩将是任重而道远。但是,凡事贵在坚持,只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务实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拒绝急功近利,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选手的身影必将重新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绚丽绽放。

  (本报意大利特伦托12月17日电)

【编辑:王牧青】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