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恒大女排这五年:引外援挖内援 受制体制火爆球市

2014年03月10日 15:37 来源:中国体育报 参与互动(0)

  2014年是恒大女排的一个关键节点,因为球队主帅郎平与俱乐部所签订的合同将在2013-2014赛季中国女排联赛结束后告一段落。郎平是否还会在下赛季身兼俱乐部与国家队主教练双职将关系到这支球队的未来。自2009年成军以来,中国排球联赛这支最年轻、最特立独行的球队在五年之中给中国排球带来了什么?她们的未来在哪里?

  引外援与“挖”内援

  2009年11月11日,在广州佛山交界的恒大酒店的大宴会厅中,郎平挂帅的恒大女排在公众面前亮相。号称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全职业化俱乐部的恒大队将在这一年从中国女排联赛B组打起,但这支球队的阵容却绝非其他B组球队可以比肩的,在外援方面,恒大队引入戴维斯、哈默托两名美国女排国手堪称中国联赛史上最大牌外援,内援方面郎平还一口气引来冯坤、周苏红、杨昊三名黄金一代女排国手。星光闪耀的阵容让恒大队在这一年的B组联赛中的所有比赛都如同表演赛,所到之处球迷爆满,只为一睹国手和郎平的风采。

  第一年的成绩虽不具代表性,却成为恒大队这五年组队参加联赛方针策略的缩影:对外引大牌外援,对内“挖”大牌内援。在大手笔引外援的策略下,汤姆、科斯塔格兰德、斯沃隆斯卡、古伊吉等世界一流外援登陆中国联赛赛场,让恒大队迅速提升整体实力的同时迎来了外界众多诸如“刺激联赛市场”、“增加国内球员与高水平外援对抗”之类的美誉,打造了其推动排球职业化改革先锋的形象,也使其所属企业收获了远超于投入的宣传效益产出。在“挖”内援方面,虽然五年来郎平也挖到“黄金一代”、尹萌、袁心玥、惠若琪等国手级球员,但郎平和她的俱乐部却在这个问题上常年面临着不在体制内所带来的困境与窘境。正因为不在体制内,恒大队的内援引进就无法采用体制内的办法,而为了引内援而采取的一些其他办法又难免让其他地方队和地方球迷颇有微词,且见效甚微。

  可以说,由于中国排球联赛的原有体制和非全面职业化的性质,让恒大女排无法像恒大男足那样靠资本运作来组成一支“无敌舰队”。然而,在五年之中虽然恒大队也试图建立后备梯队,甚至也拥有了这样一支“二队”,但五年时间却并没有让恒大队真正培养出一名能够站上赛场、属于自己的优秀本土球员。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恒大败给了体制,也败给了自己。

  留下了什么,又将何去何从?

  2014年3月8日下午结束的2013-2014赛季中国女排联赛三、四名决赛中,恒大队客场 负八一队,最终获得本届联赛的第四名,这也是自2010-2011赛季升入A组之后,郎家军的联赛最差战绩。实际上,在这五年之中,恒大队仅仅获得一次联赛冠军,两次在决赛不敌伤兵满营的传统劲旅天津队,对于一支每年投入不菲的职业化俱乐部而言,这种成绩与投入并不能成正比。不过恒大俱乐部这五年之中为中国排球联赛也带来了诸多改变,尤其在2013-2014赛季恒大大力推动联赛“三外援”政策,即便最终未能实施,诸如上海女排、福建女排、四川男排、上海男排、福建男排、北京男排等球队在外援引进上却出乎意料地加大了投入。且不论各支引援球队是否最终取得了成功,但2013-2014赛季众多球队在外援上的大面积试水对于联赛职业化方向发展是一次强有力的推动。

  五年来的联赛之中,恒大队所到之处,往往能够带来当地球市的火爆,这既是恒大队为中国排球联赛做出的贡献,也是郎平个人号召力使然。但与恒大俱乐部的五年合同到期,郎平何去何从,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决定了恒大队的何去何从。2013年身兼国家队和俱乐部两个主教练职务让郎平身心疲惫,而未来三年里中国女排的世界大赛任务将越来越重,所以,将注意力集中于国家队无疑对郎平是一个上佳的选择。假如郎平卸任恒大队主帅,国内目前难有本土名帅能有如郎平一样在国内、国际赛场上的号召力,而外教显然也非中国排球主流思维,那么恒大俱乐部就必须寻找另一种“活法”。

  据业内相关消息,恒大队很有可能在未来展开与广东体育局的深入合作,逐步将工作重心放在培养本土年轻选手方面。如果恒大队真的在未来走上这样一条融入体制内的道路,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或许这种合作方式会让其“职业化”色彩有所削弱,不过企业与体育局的合作并不乏成功案例,北京汽车排球俱乐部即可称得上是这种合作的典型。即便未来郎平真的不再挂帅恒大,即便未来恒大队的阵容中会有更多的广东本土年轻球员,但只要这支球队能够培养出优秀的本土选手,又何尝不是它为中国排球做出的一大贡献呢?

【编辑:金鹏飞】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