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河报:F1莫再刻意追求“中国制造”

2014年04月21日 08:46 来源:大河报 参与互动(0)

  中国到底何时能有自己的F1车手?问再多遍也不会有答案。国际汽联主席让·托德在2012年曾对中国媒体表示,“中国5到10年肯定有自己的F1车手”。对于这样的善意鼓励,咱们急切之余,自己总要理性思考一下,现实吗?

  中国产生F1车手,需要有多方面的条件。连续被舆论热捧了三年的中国首位F1赛车手马青骅,也于一个月前在北京确认,今年他将参加五站WTCC比赛,这是他时隔三年后重新掌控房车的方向盘,这也意味着今年他将暂别F1。好吧,不少车迷该郁闷了,连这棵独苗都走了,还指望谁来撑起中国F1的一片天呢?可是急什么?要知道汽车工业发展了100多年,汽车运动也经历了70到80年,但在中国只有不到30年的历史,一切都还需要时间。经过上海站11年的培育,F1在中国的受众越来越多,除了头几年来看热闹的,现在来到上赛道的多半是心态成熟的忠实拥趸。然而,这远远不够,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任何急功近利都会使中国好不容易培育起来的一点儿车迷市场夭折。

  所以,切莫为了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牟取短时间的盈利,去硬生生造势,强行推出所谓的“中国F1车手”。如果非要那样,即便造出一个,上了赛道,也只会是昙花一现,最终成为一个“商业傀儡”。

【编辑:岳川】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