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民日报:足球改革应培养“社会根系”

2014年07月11日 15:13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几十年时间过去,世界杯在中国培养出了无数阿迷、德迷、荷迷、巴迷……唯独因为中国足球基本常态化的缺席而无法为其喝彩。于是有人半开玩笑半无奈地说,中国球迷对世界杯的喜爱是“最纯粹”的——因为与己无关。

  而自媒体的勃兴又助推了世界杯的“话题效应”。这个夏天,世界杯已经发酵为一种社会现象,大众潮流。无所谓真球迷、伪球迷,平日总会多了些谈资,这大概正是世界第一运动无可比拟的魅力。但另一方面,当回归到足球运动本身去探讨中国足球的得失时,却常常忽视了本该蕴含在其中的社会属性。

  足球强国并不与国土面积、人口多寡、经济发展程度等指标必然关联。世界杯的赛场上,人口少、面积小,经济也不那么富足的国家也可占有一席之地。观察这些国家,仍然有一个共性,也许可以将其称之为“足球密度”。其中包括注册球员数量、业余俱乐部数量、青少年参与数量与总人口的比例以及足球场在城市与乡间的分布率,等等。以此衡量,世界足球强国无一不是“高密度”足球国度。而从目前能够看到的数据和人们身边实际的感受也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中国足球的密度岂止疏松,简直稀薄。

  这般密度的中国足球,与足球发展的基本规律相悖,无缘世界杯又有什么可奇怪嗟叹之处?

  运动项目林林总总,发展模式各不相同。有些以精兵就可实现突破,比如跳水、体操等项目,中国竞技体育在这方面有着足够的经验;有些则必须依托于“社会化大生产”,没有密度就没有高度,足球正是后一种的代表。

  回首中国足球发展之路,上世纪末受奥运战略的影响,首先在专业体工队层面开始萎缩。将其推向市场后,自身社会属性得以初步展现,但并不完善甚至漏洞百出的发展体系,绑架了大众的喜爱,陷入假赌黑的漩涡。竞技体育封闭固化的体系,与应试教育片面单一的导向双重叠加,更使得足球难以进入孩子们的童年。

  中国足球仰望世界杯而不得,如果还是以原有的思路和模式去“突破”,无异于缘木求鱼。要想改变现状,唯有眼光向下,去培育足球的“社会根系”。

  从这个意义上看,始于20多年前的足球改革,有条件更进一步,成为体育改革真正的突破口。世界杯上,我们看到了足球所蕴含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和人文价值。从这个角度入手,去思考足球改革的方向和模式,去探索足球改革为中国体育改革产生的示范效应,也许受益的不仅是足球,还包括中国体育。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