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日报:中国体操正视问题做好自己

2014年09月25日 09:20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 周婉琪

  邹凯终于为中国男子体操队打开了仁川亚运会的金牌之门。

  老实说,中国男子体操团体与全能兵败仁川是可以预见的,2008年北京奥运后,中国男团哪一次赢日本队不是赢得惊心动魄,而全能在杨威退役后更一蹶不振。中国队早就明白在培养全能选手方面的劣势,也早就想奋起直追。

  只是,现实与数据是那样触目惊心。同样是派二线队参加仁川亚运会,原来中国男子体操的梯队选手仍与日本队存在如此差距,不由得让人为中国体操的未来担心。团体十连冠戛然而止,全能36年来首丢金牌,亚洲体操的霸主,正是站得越高,跌得越痛。加之此前体操奥运冠军冯喆有微博嘲讽国奥男足之嫌,因此令本次惨败的中国男子体操更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假如马上到来的世锦赛仍无起色的话,更强烈的风暴就将登陆。

  因此,恰恰是这个时刻,中国体操又该卧薪尝胆。不离不弃的当然应该感谢,但批评的就更应该当做激励,再多的金牌只是历史,体操赛场才是你的舞台,所以请正视自己的问题,做好自己。

  体育王朝总有兴衰,除了努力,体育同样少不了天赋。我们坚信,中国体操的训练方法、对体操规则的研究等方面不可能落后于人,但目前这样的困境,是不是该从选拔人才的体制与理念方面动动脑筋?随着体操越来越挑战极限时代的来临,死练恐怕难以解决问题,是否该想办法发掘那些对体操有追求的天才?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