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女排始终坚持"高快结合"打法 郎平调教功不可没

2014年10月14日 13:46 来源:福州晚报 参与互动(0)

  在北京时间昨天凌晨进行的女排世锦赛决赛中,拼尽全力的中国女排以1∶3不敌美国队,获得亚军。四局比分为25∶27、20∶25、25∶16和24∶26。这是中国女排时隔16年之后重返世锦赛决赛,屈居亚军固然遗憾,但我们依然为女排姑娘们感到骄傲。主帅郎平赛后也表示既遗憾,又骄傲,因为球队已经拼出了最高水平。近30多年来,中国女排一直是国际排坛颇具竞争力的队伍之一,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女排多年来始终立于国际排坛潮头?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女排不断战胜困难屡写世界奇迹? ■钟鹤

  主帅郎平的调教功不可没

  中国女排能长时间屹立在世界前列,多年来一直拥有高水平教练员是一大秘诀。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郎平第一次接手中国女排时,这支队伍已跌到世界第八。在郎平的调教下,中国女排迅速回到世界前三。

  去年,郎平第二次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过去一年是郎平最艰苦的一年,中国女排甚至掉到亚锦赛第四名的尴尬位置。但度过了一段磨合期后,郎平执教还不到两年,中国女排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队凝聚力迅速增强,先进的技战术体系融进了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毫不夸张地说,是郎平给予了这支年轻女排无限的活力与激情,更让人们看到中国女排东山再起的希望。

  在本届女排世锦赛上,郎平表现出高超的指挥艺术,在她的率领下,中国女排不仅赢得必须赢的比赛,还能上演超级大逆转好戏。毫无疑问,中国女排能在这届世锦赛上打出威风,郎平起到了关键作用。女排背后有一支奉献团队

  中国女排的胜利,依靠的不仅是教练员、运动员的努力,还有一大批在幕后默默奋斗的无名英雄。

  和亚洲运动员相比,欧美女排队员普遍身材高大,扣球力量凶狠。为了让女排国手适应欧美打法,多年来中国女排一直坚持陪打队员制度。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女排调来一些优秀的男排运动员,让他们模仿欧美一流攻击手的扣球特点,对女排国手进行针对性训练。这些陪打队员基本上是省队主力,甚至有男排国手,但他们不计个人得失,认真揣摩欧美顶级重炮手的扣球特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中国女排的腾飞,这些陪打队员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牺牲,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女排获得的军功章里也有他们的一半。

  始终坚持“高快结合”的打法

  多年来,中国女排始终立于世界女排强队之林,与坚持“高快结合”打法是分不开的。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女排迈进世界二流之列,但此后几年始终无法再进一步,关键原因是缺少强有力的主攻手。当时,中国女排4号位的薄弱,使得比赛时更多依靠3号位快攻和平拉开战术,这一软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女排向更高目标迈进。

  上世纪70年代末,袁伟民发现了郎平这颗“铁榔头”,郎平集身高与力量于一身,经袁伟民调教,加上郎平的自身努力,她很快跻身世界顶尖重炮手之列。正是郎平的异军突起,提升了中国女排整体水平,为日后创造五连冠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20多年来,国际女排技术不断发展,中国女排在紧跟国际潮流的同时,始终坚持“高快结合”这一打法。也正是拥有“高”和“快”这两把利刃,中国女排才拥有与强壮的欧美球员相抗衡的资本。在半决赛中,中国队能以3∶1击败意大利,重炮手朱婷和网上屏障袁心玥功不可没,此役堪称中国女排“高快结合”的经典战例。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