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上港"胃口不小 董事长:球队有成绩钱会多投

2014年11月19日 11:27 来源:深圳晚报 参与互动(0)

  深圳晚报记者 郑安之

  “人家说我退了,其实我没有退,也没法退。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市场经济中也没有退休一说。根宝模式还要持续,只能在继续苦干中坚持,直到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徐根宝

  “我真不知道到了徐指导这个年龄,还能不能从事这项工作。”——高洪波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现在越来越能理解他。在他身上,我学到了一种责任。我们希望学习徐指导身上的精神,让上海足球重塑辉煌。”——范志毅

  “根宝是十年磨一剑,现在接受经验以后,希望不用十年,要用八年、五年就出来比武磊和张琳芃还要更优秀的球员。我八十多岁老头,要跟大家一起喊奋进”。——年维泗

  “根宝退出,上港入主”的传闻已经在上海滩飘扬了几个月,昨天在北外滩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上港集团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上海上港集团足球俱乐部揭牌成立,埃里克森成为上港新主帅,奚志康担任中方教练,而老帅徐根宝留任俱乐部总顾问。早在一个月前,东亚头号球迷“柏阿姨”已经留下了难过的泪水,她心中五味杂陈,代表了许多球迷的意见:“收购是好事,但对根宝实在舍不得”。

  根宝主动退出

  从上海市副市长赵雯出席新闻发布会这一细节中,可以窥见这次收购少不了官方的支持。早在9月,曾有坊间传言,上海相关领导找到东亚俱乐部及球队,表达了“如果不能冲进亚冠,相关方面将请进更有实力的团队来率领球队征战中超赛场”的意愿,而随着上港与亚冠资格渐行渐远,“易主”一事便逐渐浮出水面。自从2012年冲超成功之后,上港成绩一路上升,“上海应该拥有一支足以抗衡广州恒大的球队”成为了上海各界的一大意愿,应该说,被收购早已埋下了伏笔。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收购是徐根宝主动提出的,理由是“为了俱乐部的长远发展”。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表示,早在2013年末,徐根宝就向上港集团提出了“希望被收购”的意愿,而经过了一年的考虑后,上港集团正式接盘。

  “东亚模式”从头再来

  在举行新闻发布会的前一天晚上,一场名为“相聚、感恩、奋进”的盛大晚宴在上海锦江宾馆举行,23桌酒席,200多人,几乎囊括了中国足球五代精英:从年维泗、张俊秀、戚务生、容志行等足坛元老,再到范志毅、高洪波、杜威、孙祥等当代足坛的中坚力量,而这场聚会的牵头人正是徐根宝。

  东亚易手,徐根宝解甲归田,但老帅并不认为自己退休了,一句“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之后,紧接着举出了李嘉诚“90多岁还没退”的例子。在徐根宝看来,“东亚模式”是成功的,他并不排除再从乙级联赛打起,直至打到中超,获得融资,形成良性循环的可能。出于对徐根宝的尊敬,上港集团并未收购他手底下的U15梯队(99/00年龄段),而这为他的从头再来留下了火种。

  “新上港”胃口不小

  埃里克森高调加盟,孙祥来投指日可待,上港接盘后连续有大动作,可见“明年打入亚冠”的口号不只是说说而已。董事长陈戌源并未直接回应“新赛季投入5亿起步”这个传闻,只是撂下一句:“只要球队成绩能够提高,钱再多也会投,如果达不到预期,钱再少也不会投。”除此之外,陈戌源还表态,“上港集团会全力支持主教练,集团绝不会干涉球队训练,内外援引进和球队建设全部由俱乐部和教练组决定”。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