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体育与教育是人格教育的任督二脉

2014年11月20日 16:40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相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健康人格工程教育已经有些晚了。”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张汉湘说,“欧洲国家早在工业化初期就已经提出了人格教育的理念,列出了18条标准。人格工程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对每一个青少年,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

  什么是儿童健康人格?中国教育学界归纳为三对关系,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儿童与自我主要指自我接纳、自信、自立、自律等。儿童与社会主要指对他人的理解与共情、合作与支持、对社群的认同与融合、责任与贡献等。儿童与自然主要指对自然的尊重与热爱、关怀与保护等。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内涵界定为自我适应能力、人际适应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三个维度。

  教育中的体育被边缘化,体育中的教育被妖魔化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要摆脱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国教育家陶行知把杜威的话倒过来,即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提倡“生活教育”,要求学生向社会和生活学习,在活动中学习。无论是外国教育家,还是中国教育家,都提出在生活中教育青少年,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对于中国青少年来说,课堂外的教育被边缘化,典型的是体育课,在各所学校都是靠边站。体育课经常被缩减,体育老师的地位排在各学科之后。教育中的体育被边缘化,体育中的教育又被妖魔化。

  前国家体操队队员张尚武的人生经历,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从大运会冠军,沦落为小偷被拘,再到街头卖艺,张尚武的案例虽然比较极端,但也代表了一个群体,令人们再度思考体育和教育之间的关系。

  中国儿童中心体育老师姜天赐说:“我们的体育是什么呢,体育是高强度训练、体育是影响文化学习的魔障、体育是差生升学的救命稻草。我们的体育是矛盾的,一边是奥运会上被神一般的崇拜,一边是生活中被妖魔化的对待。所以随着奥运的一路高歌猛进,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初衷也渐行渐远。国人的体质下降,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尤其明显。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儿童被肥胖困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集会、在军训中因体力不支而晕倒,我们也似乎也是在这时候才惊觉问题原来已经如此严重。难道我们从来不曾察觉问题,从来没有探索解决的办法吗?”

  体育与教育是人格教育的任督二脉

  从历史根源探索,近代中国社会崇文不尚武。上世纪70年代末高考恢复后,通过高考选拔人才的制度设计让中小学乃至学前教育,都变成为了高考服务,青少年被培训为考试机器,而不是人格健康的孩子,以及未来可用之材。尤其是体育教育的缺失,让中国青少年体质急剧下降。近十年来与近邻韩日青少年体质对比,中国青少年身体素质始终落于下风,直到近几年来,这种下滑趋势才得以减速。另一方面,中国青少年不仅仅是体质下降,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也正在成为显性问题,而受到社会关注。越来越多的问题少年,经常主打头条新闻的青少年案件,日益刺激人们的心灵。

  中国的孩子怎么了?这个问题,不得不让人深思。其实,这个问题,应该置换为,中国的教育怎么了?日前,在南京落幕的青奥会上,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谈到了体育与教育的问题, 他说:“一个孩子从学校出来,与熟悉或不熟悉的同龄人打篮球,需要很多人际交流技巧,比如怎样去阅读别人的肢体语言、怎样去控制自己的肢体语言,怎样与别人交流合作取得胜利等,这些是没有办法通过文字和口口相传去教的,必须要去体验,而我们就是要创造这样的环境让他们去体验。一个人的时间只有24小时,学校的压力不减小,我们始终没有办法做更多的工作。体育回归教育是一个不可逆而且必须的历史进程,我们不应该要求每一阶段都追求最大的成果,所谓舍得,先有舍再有得。”教育中体育缺失,让孩子得不到身心健康、健全的教育体验。体育中的教育缺失,培养出许多畸形的体育人才。刚刚结束的亚运会上,中国三大球,颗粒无收。恰恰说明的是体育中教育的缺失。中国三大球的现状说明,仅仅依靠体育系统以及体育界培养的人才,已经难以支持三大球在国际上竞争,体育人才培养必须进入教育系统,才能获得三大球国家队金字塔的塔基。

  体育、教育,这任督二脉,何时才能打通?作为一个第三方人士,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殷切期盼是:“在很多国家,体育在教育体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没有受到重视,体育的作用被很多教师和家长所低估,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甚至可以说,这种状况在中国更为严重。体育回归教育,对于中国,正当其时。”陈赢

【编辑:岳川】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