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郭焱创办乒乓球俱乐部亲力亲为 对学员要求严格

2015年07月30日 14:15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
郭焱创办乒乓球俱乐部亲力亲为对学员要求严格
郭焱指导小学员的时候一丝不苟 摄/法制晚报记者 郭谦

  法制晚报讯(实习记者 张骜)她是中国乒乓球队的退役国手,她是北京女乒的现役教练,她还是“焱上乒乓”俱乐部的掌门人,她就是乒乓球世界冠军郭焱。

  1983年出生的郭焱年过三十后选择了退役,像很多退役运动员那样走上了执教道路,在北京女乒做教练。不过郭焱并不满足于这样顺理成章的转型。今年5月,她和朋友创办的“焱上乒乓”俱乐部在北京龙潭湖体育馆正式开业,郭焱从此又多了一个商人的角色。郭焱认为,年轻人就应该多尝试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便累也觉得快乐。

  郭焱小档案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83年6月24日

  专业特点:右手横拍,快攻加两面弧圈

  主要奖项:2011第24届亚洲杯乒乓球女单冠军

  2012年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冠军

  2013年中国公开赛女单亚军

  起步艰难 夏令营驻地偏僻 去一趟要俩小时

  因为身兼多职,郭焱的忙碌可以想象,与《法制晚报》记者约好的专访也一拖再拖。终于在一个炎热的午后,记者在位于丰台区长辛店附近的“焱上乒乓”夏令营驻地见到了她。

  “不好意思,路上有点堵,让你们久等了。”一见面,郭焱就礼貌地为迟到道歉。穿着黑色T恤、灰色短裤的她还保持着运动员的干练。由于夏令营的驻地有点偏僻,周围交通不便,记者也是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跋涉才找到。

  “有点太偏僻了,没办法,现在条件有限,我每次过来也得俩小时左右。”郭焱笑着说。赶了这么远的路,郭焱还没空着手。她带来了十几个大西瓜,摆在训练场外屋的桌子上,等待着训练结束后犒劳孩子们。

  “天热,训练对孩子们的消耗也大,我不是每天都在,所以就给他们带点礼物。”郭焱说。

  夏令营的训练场并不大,有20多个孩子利用暑期在这里练球。郭焱到的时候,孩子们正在几名教练的指导下进行“拉球“练习。在孩子们眼里,郭焱可不是这里的老板,而是他们的偶像。一看到她进来,孩子们都忍不住和她打招呼。

  郭焱顾不上休息,立刻来到孩子们中间,弯下腰手把手地帮年龄小的学员纠正动作:“脚要站住,引拍的时候注意手型。”

  严格把关 从买器材到选教练 事事都亲力亲为

  筹办俱乐部的时候,从器材引进、教练招聘到外围宣传,郭焱都事必躬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把关“焱”。“我是专业人士,特别是在购买器材方面,用什么样的球、什么样的台子,我都会亲自过问。而且在招聘教练的时候我都会一个一个亲自面试的。”

  在指导学员方面,郭焱也一丝不苟。在她看来,需要用榜样的力量告诉他们怎样正确打球,怎样独立生活,“我十岁就开始过集体生活了。现在的孩子们都很娇气,组织这样全封闭的夏令营,其实在孩子的管理上有很多困难。”

  不过郭焱管理起孩子来也有自己的优势,因为这些慕名而来的小学员都把自己视为偶像,她的话在孩子们心中还是很有分量的,“孩子们虽然年龄不大,但是都知道我。我说的话对他们的影响很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当然,在孩子们犯错的时候,郭焱也会严厉批评:“无论是对于打球的动作,还是集体生活中的行为习惯,都要在第一次出现偏差的时候及时纠正。孩子们可能对父母的批评比较排斥,但是我的话还是很管用的。”

  去年初退役之后,郭焱就在首钢女乒当起了教练,不过指导专业队的小队员和指导夏令营的孩子们还是有很大不同。训练营的孩子当中,最大的不过16岁,最小的刚刚上小学。虽然基础不一,但郭焱说:“我本人很喜欢孩子,也很享受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

  不断充电 向朋友直接“取经” 琐碎时间学习管理

  自从做了“焱上乒乓”的掌门人,郭焱的生活就被一个忙字充满了,“现在每天24小时开机,而且在前一天必须列出第二天详细的时间表,比如几点到几点去哪,和谁见面,谈什么,简直是争分夺秒。”

  对自己精力的分配,郭焱还是以北京首钢队的训练工作为重。“四六开吧,首钢那边占六成,毕竟要先完成好本职工作。”在北京队,郭焱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丁宁身上,她的目标是帮助丁宁在明年的里约奥运会实现突破:“这是我的目标,也是队里的,同样也是北京市的目标。我们希望丁宁能够在里约收获团体和个人两枚金牌。”

  在这样的情况下,郭焱要想兼顾“焱上乒乓”,就只能贡献出所有业余时间,“很少休息,有时候和父母打电话都得找时间。今天就半天休息,我赶快就跑到夏令营看一眼。”

  从球员到教练,再到掌门人,郭焱突然发现自己需要掌握的东西太多了,甚至一度感觉有点玩不转。“我现在的角色需要大量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这是我以前完全不具备的。”郭焱说,为了“补课”,急性子的她采取了最简单快捷的方式。

  “看书完全来不及啊,俱乐部不等人,我只能向身边的朋友直接请教,在实践中学习。”郭焱说,“我还用手机订了一些管理方面的微信号,这样就能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

  郭焱说,“年轻人就应该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有动力也就不觉得累了。现在还不是享受生活的时候,40岁以后再说吧。”文/实习记者 张骜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