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商务部通报2013年一季度商务运行情况(实录)(2)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4月18日 12: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沈丹阳】: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有关商务运行的情况。现在,欢迎大家提出问题。

  【新京报记者】:今年一季度出口增速18.4%,远远高于去年全年的出口增速7.9%,请问大幅增长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据此可以认为,我们国家出口情况有所好转?您如何预判全年外贸形势?第二,有分析认为,因为内地和香港的贸易统计差额高达300亿美元,我国出口数据可能有一些水分,比如有的出口企业为了完成任务或者骗取出口退税而虚报出口额,或者利用境内外汇利差进行人民币套利,对此商务部有何评论?谢谢。

  【沈丹阳】:从刚才给大家报的数据以及海关总署在4月10日发布的一季度外贸数据情况可以看到,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延续了去年年底以来的企稳回升势头,说明稳定外贸政策的措施的成效在继续显现。当然,近期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欧洲经济稳定性有所增强,日本、印度、巴西等国家经济出现改善的迹象,国际市场需求总体略有好转,因此,中国外贸出口回升势头也得益于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

  最近,商务部对全国1900家重点外贸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尽管外需不振,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仍然对企业扩大出口形成制约,但目前企业出口订单确实出现了回升,出口信心比前一时期有所恢复。比如调查显示3月份出口订单金额比上月有增长的企业占到我们所调查的1900家企业总体的38.7%,这是自2012年4月以来首次超过35%。出口订单下降的企业占到21.2%,自2012年7月以来首次低于25%。受此影响,3月份企业出口信心指数达到108.7,重返临界线以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也已经从1、2月份的48.5、47.3,跃升到50.9,重回临界线以上。这也是13个月以来最大的升幅。

  商务部调查还显示,短期订单的反弹和大企业订单增长也带动了出口增长,3月份短期订单增长企业占35.3%,贸易规模超过1亿美元大企业中出口订单金额占42.7%。刚才得到了有关广交会的数据,广交会到会客商数和前几天出口成交情况比上一届秋交会有所上升,但是比去年春交会还是略有下降。

  【沈丹阳】:说到全年的出口形势,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出口出现了企稳回升的势头,但是外需不振、成本上升、贸易环境不佳“三座大山”还在那里,影响出口稳定的因素还存在,所以形势还不容乐观。从商务部掌握的情况看,3月份认为外需不振影响出口的企业仍高达77%,认为成本上升影响出口的企业占55.7%。在去年有21个国家对我发起77起贸易救济措施调查,涉案金额增长73%的情况下,今年一季度又有12个国家对我发起22起贸易救济措施调查,因此,有31%的企业认为市场竞争和贸易摩擦加剧影响了出口。这些不利因素更多地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出口,使中小企业出口订单状况仍然比较疲弱。根据商务部的调查,3月份贸易规模小于5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中,出口订单金额增长的仅占22.9%,订单增长的企业在中小企业中所占比重仅比上月回升4.8个百分点,低于总体升幅9.6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牢固,新的增长动力远未形成,企业仍然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要素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等诸多困难,我国外贸出口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错综复杂。我们判断今后一段时间外需不稳定、订单短期化的现象还会存在,并且因此增加月度出口数据大幅波动的可能性,就是说,我们可能看到这个月出口比较快的增长,到下个月又降下来了,这种波动和现在外需不稳定及订单短期化,有很大的关系。

  此外,关于刚才谈到的有分析人士对出口统计数据质疑的问题,我们已经注意到这个情况,并且和海关总署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分析。有关初步调查分析的情况,在4月10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已经做了回应。接下来,商务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谢谢。

  【彭博新闻社记者】:前几天中国和冰岛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和欧洲国家签订的第一个自贸协定。很多评论认为冰岛经济规模相对小,中国和它签订自贸协定的目的更多在于获取北极圈的资源,商务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中国从自贸协定中得到更多的是什么好处?中国和瑞士自贸谈判怎么样?

  【沈丹阳】:4月15日,在李克强总理和冰岛总理西于尔扎多蒂共同见证下,中国商务部高虎城部长和冰岛外交外贸部长斯卡费丁松代表各自政府,在人民大会堂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冰岛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中冰自贸协定是我国与欧洲国家第一个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协定生效后不仅将为两国经贸合作建立制度性安排,有利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健康发展,而且将为中冰长远发展注入巨大活力。根据协定规定,协定生效后,冰岛将对自中国进口的所有工业品和水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对自冰岛进口的大多数水产品也将实施零关税,这将使国内广大企业和消费者从中获益。比如,自贸协定生效后,冰岛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工业品和水产品实施零关税,这些产品占中国向冰岛出口总额的99.77%,这对中国企业扩大对冰岛出口是极大的利好。而中国对从冰岛进口的7830个税号的商品同样实施零关税,这些产品占中方自冰岛进口总额的81.56%,其中包括冰岛盛产的水产品,这对中国老百姓能够更多消费到来自冰岛物美价廉的水产品和其他商品也是好消息。这件事情对中冰双边都是好消息,对中国老百姓来说也是好消息。

  特别要指出的是,中冰自贸协定不涉及北极问题。至于国外个别媒体有这样、那样的猜测,那只是猜测,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谢谢。

  有关中瑞自贸区的情况目前没有什么新的情况可以告诉你,有什么新的情况会及时向大家报告。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第一个问题,前不久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非,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但是现在还有一种声音,对两国的贸易平衡问题未来的发展也提出担心,最近商务部对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推进的工作和安排?第二个问题,最近禽流感正在肆虐,多地展开了扑杀的行动,最近有消息说预计可能损失100多亿,未来对这个行业消费引导上有没有什么相关的布置?谢谢。

  【沈丹阳】:有关禽流感这件事情,对鸡类产品销售的影响涉及到很多个部门,涉及到业界的利益,商务部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如何帮助相关企业解决困难。详细的情况待下一步有进展再跟大家报告。商务部领导非常重视这件事情。

  习主席访非取得的良好效果。关于中非经贸合作关系的一些情况,我简单回应一下。近年来,中国和非洲国家的贸易发展迅速,近10年平均增幅超过了30%。2012年中非贸易额达到1985亿美元,同比增长19%,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对非出口853亿美元,自非进口1132亿美元,中方逆差279亿美元。刚才您问到的关于中非贸易不平衡问题,实际情况是中国出现了逆差,而不是非洲出现逆差,总体上是这样的。所以,贸易不平衡问题对中方来说,应该不成为问题,或者说不会成为问题。当然,因为非洲有50多个国家,各国自然禀赋、经济发展进程、产业结构和外贸政策不尽相同,因此在一定的发展阶段,有的国家对华贸易会出现顺差,而另外一些国家可能会出现逆差,其实这是一种正常情况。目前,部分非洲国家与中国贸易存在的逆差比较多,但是随着中方持续努力扩大对非进口,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变。

  为了进一步解决非洲国家对华贸易逆差问题,近年来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制造业、服务业,促进非洲产业升级和产品出口,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实现贸易的总体平衡,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商品实施零关税政策,在义乌设立非洲产品展销中心,使非洲国家对出口产品能够直接受益,我们还多次组织各种贸促团和采购团到非洲采购,还在中国举办了世界非洲商品展,积极鼓励企业进口非洲产品等等。这些措施都已经或者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对扩大对非进口产品是大有益处的。我们相信,只要中非双方继续加强合作,中非贸易平衡问题不应该也不会成为双边经贸合作中的突出问题。

  【中国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继2月份中国吸引外资出现恢复性增长之后,3月份吸引外资又保持正增长,您如何解释这背后的原因?另外您怎么看未来中国吸收外资走势?

  【沈丹阳】:前一阶段由于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和跨国直接投资总量偏紧等原因,中国吸收外资出现了持续的小幅下降,但在全球范围内比较,中国利用外资的形势还是好的,是一种稳定的增长。稍微有点下降是一种稳定,稍微有一点点上升也是一种稳定。这种稳定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宏观政策调整及时有效,综合引资优势逐步提升。对于利用外资形势,我们更看重的是中国利用外资水平是否得到提升,而不仅仅看实际到资金额是增长还是下降。从最近一段时间的情况看,我国利用外资继续朝着提高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的方向在发展。比如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今年一季度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0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了29.3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了5.63%,这些是我们利用外资中要重点鼓励的高端制造业。再比如分销服务业利用外资增长了32.79%,运输服务业增长了57.29%,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6.2%,这也是我们要鼓励发展的行业。房地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则下降了6.32%,这从产业结构来看是一种好的倾向。至于利用外资的区域结构和国别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好的变化。

  下一阶段,我们将通过推进对外开放、提高投资便利化、优化投资环境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力争将中外投资合作向更广阔地领域和更高的层次拓展。

  至于刚才问到的利用外资的总体形势,我这几个月都说过,我们认为总体上还是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谢谢。

  【国际商报记者】:中日韩自贸区首轮谈判目前结束,有媒体称担心东亚地区主权纠纷,会严重影响谈判进程。有人认为这个谈判成效目前来说还不能估量太好,请问您对自贸区谈判有什么期待?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消极对待知识产权,称日韩提出的保护知识产权遭到中国的强烈反对,对此中方有何回应?

  【沈丹阳】: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是在三国领导人倡议下启动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谈判启动后,三国关系的稳定将是未来顺利推进的政治基础。中方愿意与谈判各方一道,为推动谈判顺利开展作出积极努力,也希望各方对此创造有利环境,推进谈判早日取得成果。

  关于媒体报道中方消极对待知识产权问题,我不清楚这个消息的来源,应该是没有根据的。三国自贸区首轮谈判刚刚开始,各项议题刚刚展开,我们期待着谈判能够顺利进行,并且早日取得进展。谢谢。

【编辑:黄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