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食团购时有陷阱 货比三家谨防上当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1月19日 11:15 来源:上海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功课做好不吃亏

  作为一个美食爱好者,我经常团购美食。我的经验是,首先要选好团购网站。几家大的团购网站对商家有一定的要求,本身也积累了不少对商户的评价,售后服务比较好,万一团了又不想去或者过期了要求退款,这些网站为了自己的品牌,也会协助顾客处理好善后。

  其次,团购前先看下对这家店之前的评价。我一般上大众点评,因为大众点评覆盖上海地区的商户比较全。如果店的口碑在4星以下的,我就不考虑团购了。当然也要分辨下点评中是否有很多托,像那些注册时间很近,只点评了这一家商户,并且给出了5星评价,说得样样都好的,那你就只当没这回事吧。通常现在的团购总会挂好几天,所以不妨等个一两天,看看那些已经去吃过的顾客怎么评价。在下单前,要仔细看团购详情,弄清楚包含哪几道菜,含不含饮料,是否要另外加收服务费、餐位费、调料费等。如果是团购自助餐,又准备带小孩的,那要注意小孩就餐是半价还是免费。我的小诀窍是先打电话过去,问问自己选的日子和时间段能不能订位,顺便还可以问一下团购中没写清楚的部分,然后再下单子。

  第三,消费时间的选择。如果你是第一波去消费的,那有可能你受到了超好的待遇,但也有可能你是第一个被“斩葱头”的。说说我自己的经历。曾经团购过家附近一家本帮菜馆,在团购开始的第一天我们全家就去吃了,份量足味道好,回来后我在点评上给了很高的评价,并且立马又团了一份。第二次去,团购已经结束,团购的使用期也过了大半,端上来的热菜冷菜,量只有上次的三分之二,热菜温温的,汤里的小排只有几小块,和第一次不可同日而语,大失所望。我猜想大概第一次吃的时候是团购还没结束,店家指望前面的顾客给好评把团购卖完,后面就无所谓了。因此,应尽量在团购前期去消费。

  陆云

  对照样品斤斤计较

  网上餐饮团购是近年来较为时兴的一种餐饮消费方式,颇受市民家庭团聚和朋友相聚小酌的欢迎,但也存在一些猫腻乃至陷阱,引发不少非议和指责。如何加以防范,我妻子和其小姐妹的做法值得参考。

  我妻子退休后,经常和原单位一帮先后退休的小姐妹定期相聚,而网上餐饮团购,并采用AA制的付费方式是她们比较喜欢的聚餐形式。但刚开始,也曾经碰到过陷阱,即在网上看到的样品菜“卖相”挺括,量多价廉,但坐到餐桌旁,却发现端上来的菜不仅“卖相”欠靓,而且明显“瘦身”,量少不够吃。然而因当时难以与网上的样品比较,只好自认倒霉。后来,她们吸取了教训,每次在网上订购时,先把样品菜照片下载下来,并把份量、配料、单价等一一记在纸上,等餐馆上菜时一一加以对照,发现明显不符的,当即向店方提出,要求纠正。如店方不服,便告之打电话向消保委投诉,店方见状往往选择妥协。

  她们的这一做法,看上去有点斤斤计较,其实恰恰是防止挨宰的有效举措。因为那些在团购餐饮中玩猫腻、设陷阱的店家,最喜欢那些掼派头、喜炫耀,或明知吃亏上当却碍于面子不与之计较的客人,最怕勇于维权、敢于斤斤计较的顾客。而他们越是怕的,就愈应成为食客依法维权的“不二法门”。如果消费者在团购时能像我妻子那帮小姐妹那样“依规则出牌”、不怕被人讥为斤斤计较,那么无良店家所设的陷阱,就难以捕到任其宰割的顾客了。 狄水

  权衡得失谨慎下单

  最近,同几位闺蜜结伴去某快餐店吃“半价桶”,吃完“内容”,才明白半价桶名称的含义,它并不是在原来全家桶的基础上打对折,而是商家推出的一款新的促销品种而已。对此,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外出聚餐,不光是吃价格,也是吃情趣,好朋友聚在一起,图个热闹、高兴,目的也就达到了。

  说到美食团购,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在下单之前,总要货比三家,比较一下价格是否划算,有多少“水分”,这些“水分”自己能否接受。如果您是一位讲究生活情趣的人士,还要把情趣分算进去。如此,就算价格略高,心理也不会失衡。好比在自己家里煮咖啡与到星巴克喝咖啡,氛围不同,情趣不同,价格自然也不一样。

  在餐饮行业,还有一个关于利润的说法:生的做熟,对半出头。可见,对待美食团购,先要有一个心理预期,只要商家赚取的利润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如对半“不出头”,对消费者来说,就是上上大吉了。作为消费者,一定要知道背后的道道,特别是大宗团购,更要抱成团,做名副其实的“团购人”,大家集思广益再出手下单,目的就是一个:不买无把握的“团购价”。 金秀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