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西铜同城化遇多方利益博弈 铜川转型“像爬陡坡”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9月16日 17:2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很多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步伐都很沉重,陕西省铜川市正经历着相同的窘境。铜川曾凭借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禀赋,成为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然而,因煤而兴的铜川,终究难逃资源枯竭的宿命。2009年,铜川被列入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走上了转型之路。

  为了从“黑色煤城”向“绿色休闲养生城”转型,铜川建设新城区,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并在中医、中药材上大做文章……但因自身区域面积、人口、市场有限,铜川显得势单力薄。为此,在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陕西建设大西安的契机下,西(西安)铜(铜川)同城化再次被提上议程。不过,西铜同城化的进展并不太乐观。

  由西安向北,约1个小时的车程,即可抵达被当地人称为老城区的铜川王益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此看到,整个城区夹在山峦之间,显得狭长而拥挤。低矮的房子、狭窄的道路、废弃的矿区,更添几分破旧感。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8公里外的铜川新城则是另一番面貌:平地而起的高楼、宽敞的马路、随处可见的塔吊……出于推进城市转型和扩大城市范围的考量,铜川市政府选择搬迁至此。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铜川正试图摆脱对于煤炭等资源的依赖。按照铜川的规划,其转型路径为调整工业结构,在新城规划工业园区,对传统工业升级改造,依托“药王”品牌做足中医药材,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变“黑色煤城”为“绿色休闲养生城”。

  为了加快转型,铜川正在谋求西铜同城化。8月底,铜川市常务副市长相红霞在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中透露,铜川将加快西铜同城化步伐。

  然而,西铜同城化并非易事,西咸一体化便是前车之鉴。因行政壁垒、利益平衡等问题,蹒跚10余年的西咸一体化一直进展缓慢。

  “同城化”侧重经济协同/

  8月27日,相红霞对外披露,西安与铜川两市正在加快同城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铜川将取消“0919”区号,接入西安“029”区号,西铜城际铁路也将于明年启动建设。

  事实上,西铜一体化的概念早在2002年就被张宝通 (现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等学者提出。张宝通在接受记者邮件采访时称:“构建大西安都市圈,就该让铜川成为西安的卫星城,推进西铜经济一体化。如果铜川不融入大西安都市圈,就没有太大的发展机遇。”

  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白永秀则主张把铜川等地合并进西安,因为西安现在的经济体量太小。

  铜川市发改委主任戎河山透露,官方层面对于西铜同城化的提及,始于2008年。2009年,铜川被认定为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而西铜同城化被认为是转型的一个方向。

  铜川市发改委针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复函称,陕西省为进一步促进关中率先发展,在2010、2011年逐渐明确了西铜同城化的思路和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学术界最早提出的是“西铜一体化”,如今政府的定调却是“西铜同城化”,二者之间有微妙的差别。“为避免与西咸一体化混同,才改提西铜同城化。即便是最早提及的一体化,也是经济单方面的一体化。”张宝通解释称。

  实际上,铜川要在行政上与西安真正连为一体,难度极大。“西咸是全面一体化,要合二为一组建大西安,西铜经济一体化则是构建大西安都市圈。前者是合二为一,后者是同而不合,建设卫星城。”张宝通称。

  记者了解到,西咸主城区相距离不足20公里,且两地地域接壤,容易从地域上连成一片,土地审批方面亦不牵扯第三方。而铜川与西安有近1小时车程,中间还有咸阳与渭南的部分区县。

  包括积极呼吁西铜同城化的张宝通也承认,西铜不可能全面一体化,地域的间隔带来的难度不小。张宝通在给记者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及:建议将原属渭南的富平县划归铜川,再将属咸阳的彬县、长武县、旬邑县和淳化县并入铜川,以扩大铜川城市容量,与西安相接。然而,要更改行政区划绝非易事。

  此外,比较西铜两地的产业联系可发现,西安科技教育、高新技术、先进制造、金融贸易实力雄厚,铜川能源、建材、土地、农产品有优势,产业互补较突出;而西咸两地产业相近性大于互补性。

  两地反应冷热不均/

  据张宝通透露,2008年政府层面提出西铜融合概念后没多久,这一项目便被搁浅。当时铜川希望陕西省调整行政区划,组建大铜川。但陕西省觉得调整行政区划比较复杂,条件不成熟,因此西铜同城化与组建大铜川一并被搁置。

  如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为西铜同城化带来了推进的契机。铜川市认为,按陕西省的构想,要做大丝绸之路起点经济,首先要做大西安。而铜川属于关天经济区次核心城市,自然该纳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范围内。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西铜同城化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

  张宝通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大西安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而西安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就目前的经济体量来说还远远不够,因此也需要推进西铜同城化。

  不过,记者注意到,对于推进西铜同城化,显然铜川比西安更为急切。铜川市政府在2014年5月的一份《对铜川市资源枯竭转型问题的思考》中称,铜川目前对资源依赖很大,铜川市沉陷区面积大,民生问题日益凸显,这三方面成为铜川转型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据戎河山透露,除了从资源型城市转向生态宜居城市,西铜同城化亦是铜川转型的一个方向。

  此外,记者在搜索关于西铜同城化的公开资料时明显感觉到,铜川方面提供的报告或相关信息远多于西安。

  而从双方对同城化的推进上,亦可窥出各自的态度倾向。以2013年7月西铜两地发改委就两市同城化发展工作召开的座谈会为例,西安市政府官网提供的当日座谈会报道显示,铜川方面介绍了铜川市加强战略合作的前期筹备情况,提出了两市合作的思路,为下一步开展合作提出了建议。铜川市发改委一名负责人甚至详细点出,双方应重点在交通、通信、旅游、招商等方面优先推进同城化。而西安方面提得则极为宏观:“加强两市战略合作方面要把省委省政府的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要体现‘讲原则、讲方向、讲情义’,共同推进两市同城化发展,实现互利双赢。”

  对于两地在推进同城化方面的心态,张宝通分析称:“铜川太小,如果不融入大西安都市圈,就没有太大的发展机遇。而西安在行政区划暂时不能调整的情况下有能力靠自身发展。为了避嫌,西安对西咸一体化、西铜同城化发展都不太主动。”

  实质融合遇多方阻碍/

  尽管10多年前就有学者提出西铜融合,但直到2010年,西铜同城化才被提上议事日程。相红霞对外表示,在陕西省提出的“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举措下,将进一步加快西铜同城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取的一份西铜双方关于同城化的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征求意见稿)显示,铜川、西安将在相互协调空间、相互融合产业、相互支撑公共服务、相互补充文化旅游、相互共享信息资源五方面展开合作。

  在这份协议中,最具标志性的是,双方将加强通讯网络的整合,联创智慧型城市。最先融合的将是两市的电话区号,即铜川接入西安“029”区号。另一具有标志性的是西铜城际铁路的修建。相红霞在访谈中称,这条连接西安与铜川北市区的铁路2014年6月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2018年建成。

  记者注意到,西铜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后,往返西安与铜川北市区的车程只需40分钟。

  除了基础建设方面的对接,在最重要的产业整合、企业合作方面,上述协议提到,共建铜川新区西铜同城化产业示范园,并鼓励和支持西安或铜川的大集团、大企业优先选择对方城市布点项目,通过共同研发和参股控股等方式加强合作。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