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倚天长剑截云孤:记防空导弹专家于本水 查看下一页

2015年06月04日 15:03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

  于本水院士(右一)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同科研人员讨论问题。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说起防空导弹,许多人都能津津乐道;而对将一生奉献给防空导弹事业的于本水院士,知者就不多了。

  5月26日,记者见到了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幕后英雄”,平和、安详、可亲,很难想象他从事的事业让敌人闻风丧胆。

  牢记身上的重托

  一聊起导弹,于本水就格外来劲,“我从事防空导弹研制有56个年头了,一刻也没离开过。这么多年,我有两个体会:一是防空导弹技术复杂,攻击高速高机动目标,要看得见、打得着、打得准很不容易;二是团队作战,导弹研制牵涉到各个方面,离开各单位互相协作,绝对是不可能成功的。”

  说起导弹研制的艰苦,于本水至今记忆犹新。我国第一代防空导弹从对“543”导弹的仿制开始。仿制之初,苏联撤走专家,又遇上3年自然灾害,当时“吃不饱,有的人受不了饿,回家去了”。不仅生活上食不果腹,工作上也困难重重,单位只有1台电子计算机,弹道组只能用手摇计算器计算弹道……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于本水和同事们废寝忘食、挑灯夜战,经过无数次的演算、试验、分析,“红旗三号”终于在上世纪70年代末定型,成为我国第一型具有拦截SR-71高空侦察机能力的防空导弹。

  “工作和生活条件这么艰苦,您是怎么挺过来的?”

  于本水回答说,“我们这一代人是理想的一代、奉献的一代,防空武器系统研制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没有理想,没有事业心和献身精神,是完不成的。”

  说起理想,于本水仿佛又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1957年11月17日,包括于本水在内的数千名中国留苏学生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听着主席的教诲,台下的于本水热血沸腾。

  于本水坦言,“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句话,他铭记一生,也影响了他一生。

  1960年,于本水回到了祖国,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如今的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从事防空导弹研制,一干就是56年。这期间,于本水以“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纪律,以“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宝山”的誓言,自力更生、刻苦攻坚、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在中国导弹研制的艰辛历程中一点点地铭刻下属于自己的烙印。

  56年来,我国的防空武器系统也从仿制到自主设计,从中高空到低空超低空,从“陆”到“海”,一步一个脚印,如今已发展到第三代,筑起了我国国家安全的“空天神盾”。倚天长剑截云孤,报国纵横见丈夫!这一把倚天长剑,亮出了锋芒,可以报国纵横了。

  “我只是个带班的”

  尽管几十年不为人所知,但在专业范围内,于本水的名字可是响当当的,一有重大任务、紧急任务或者疑难杂症,总是第一个想到他。

  上世纪80年代末,某导弹靶场试验不太顺利,用户要求二院尽快落实解决方案。院长刘从军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于本水,“老兄,请你出山,这个型号需要加强导弹总体!”二部主任陈定昌也想到了于本水,“导弹的问题,到于总那儿就到头了,不要再问了。”

  因为一个“小插曲”,让基地总师吴克对于本水刮目相看。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