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孙月沐:书香小康社会的战略价值与路径选择(3)

2015年07月28日 17:39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参与互动()

  建立和完善书香小康社会建设和发展体系,以大胸襟、大格局布局大战略、大设计,以务实精进的学风和态度明确其路径、方法和步骤,振兴中华阅读,推动“四个全面”协调有序发展。

  要在全社会营造强大的理念场和舆论场,提供切实可靠的政策和制度保证,给出刚性要求和硬性约束。切实推进书香社会主体建设,加强阅读产品建设,多渠道的 全民阅读平台建设。加强媒体融合阅读建设,加强国际化阅读接轨建设,布局好“书香小康社会”与之后的“书香社会”的设计对接。

  如果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任务重;那么,到2020年书香小康社会的建设、发展和建成,则更加紧迫,更有难度,是一项更重的任务。 特别是与经济发展有成熟的指标体系、运行体系、成绩基础来比,矛盾更其凸显。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具有相当的包括全民阅读在内的文化自觉, 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相继提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大目标,为我们指明了方 向,而“倡导全民阅读”于去年、今年连续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建设书香社会”今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在书香社会建设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关键是变号召为行动,变表述为战略,变指示为国策;关键在于抓好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做好相关标准、明确行动路线、拿出配套政策、夯实具体措施,在 目标、原则、任务、路径、保障和实施等方面形成一整套有效的完备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建设体系、发展和完善体系。这样,才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建成”同构、同步。

  1.加强书香小康社会理念建设,提高全民阅读自觉,在全社会营造强大的理念场和舆论场,使全民阅读理念融进民众庸常生活,使阅读成为全体国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要树立开卷有益、善读医愚、学无止境的理念,防止一阵风、一风吹,防止形式主义、功利主义,更要防止急于求成。

  要深刻认识、大力传布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建成书香小康社会,对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力推进,对于“小康社会”的全力推进,进而对于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面推进的重大作用。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其重要载体 之一就是优秀中华文化典籍以及古今中外重要优秀经典著作,它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精神宝库、思想宝库、知识宝库,它是人类站在前人肩膀之上加速发展的核心动 力,更是人类先进价值观、先进信仰、崇高使命感的精神源泉,是聚民心、凝民族魂、塑国魂的源头活水,是人类和社会凝神聚气、凝心聚力、充沛昂扬向上的精气 神、聚拢社会正能量、形成社会良好精神风尚的加油站、能源库,有时甚至就是反应堆、加速器。这一点,必须看得十分清楚。1932年,日本侵略者轰炸位于上 海的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的案例当是一个极好的反证。这是一场全面轰炸,连同东方图书馆几十年间在国内外搜集的数十万种中外图书,包括大量古籍善本及各 种珍贵的中外报纸杂志,全部化为灰烬。时任日军侵沪总司令盐泽幸一一语道破天机:“炸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载就可恢复,只有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这个中 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当然,当时中国最大的文化机关商务印书馆人还是用自己的行动回击了侵略者,于当年8月即克服重重困难重新 开业。直至今天,由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创始者发展为中国20世纪、21世纪出版重镇。这一案例无可辩驳地证实,图书、文化,具有何等重要的社会作用。

  要深刻认识全民阅读给社会群体带来的深入持久效应,特别是要理解当阅读成为生活方式一部分后,又会给人们提升生活品质、重塑优质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作 用。读书会让人更加温、良、恭、俭、让,读书会令人更具内涵同时更具张力,更有品行同时更为文雅、优雅和高贵,更加向“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 的高标迈进,对促进社会和谐、进步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

  要树立开卷有益、善读医愚、学无止境的理念,防止一阵风、一风吹,防止形式主义、功利主义,更要防止急于求成。一方面,决不能将全民阅读当成形式主义的“政绩工程”,另一方面,坚决反对将之作为软任务,视为可有可无的“鸡肋”,有意无意将之淡化、虚化、边缘化。

  有一个理念必须辨析清楚,说个明白。这就是全民阅读、书香社会建设的投入产出比,特别是对于GDP、对于利润创造的贡献。全民阅读的载体是图书等各类出 版物、各类传媒。总体而言,无论是图书产业,还是现阶段的传媒业,剔除国家政策性、专项资金类补助,它们都不是什么大产业。我常将图书产业定义在“小生 产”的区间,因为它不大具备工业化大生产的特点,其产品很像义乌的小商品,不仅单品多、利润薄,在不少人心里往往还更具非必需品等特点。换言之,仅其本身 很难立即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当然,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它的发展空间不小,处理得好,甚至空间很大,但那必然是在完成媒体融合、产业融合 之后。这也是不少省市区将之和其他文化产业一起列为支柱产业的原因所在。这一点,还将在下文予以讨论。这里想强调的是:一定不可简单化地、表象地、片面地 用物质产品生产的产业化程度和贡献率要求图书,当然更不能依此要求全民阅读、书香社会建设;恰恰相反,要学习一些先进国家的经验,在强调文化倾斜、全民阅 读倾斜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文化例外、全民阅读例外,更加强调文化豁免、全民阅读豁免,以此形成全党、全国、全民共识;恰恰相反,应该正确厘清全民阅读、书 香社会的价值定位、功能定位,充分认识它的性质、任务和独特作用,认识它的质的规定性:它在建构和发展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方面,它在培育和发 育社会的教养程度、文明程度方面,它在涵养、养成社会成员生活伦理、生活哲学、生活美学、生活方式方面,具有上文所说的、至关重大的“第一推动力”作用。 在这个意义上,从长远看,它更具竞争力,也更具生命力,它以其独有的方式,带给人们的创新、创造,带给社会的产值、利润、贡献率,又是十分巨大的。阅读无 价,全民阅读无价,书香社会无价。

  观念转变、理念建设,重在领导,重在引导,重在表率。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系列讲话、李克 强总理有关讲话、十八大文件、《政府工作报告》等一系列相关重要指示精神。寄望主管部门乘此东风,大力推进相关立法建设,设计、推进全民阅读“总统工 程”、“政要工程”,以点带面,以典型带一般,从而将国家意志落实、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寄望各地、各部门党委和行政主管部门,像总书记、总理那样, 带头善读书,多读书,读好书,重视并推动所辖地区和部门的全民阅读,精心营造崇文重读小环境,合力创造书风习习的大气候。期盼党和国家领导人像支持广交 会、博鳌论坛等并出席指导一样,支持各级各类特别是全国性、权威性、标志性的图书业出版业和全民阅读公共活动。

  2.加强阅读政策环境营造,完备书香小康社会的体制机制,提供切实可靠的政策和制度保证。

  全民阅读、书香社会,若然只是谈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口号,不提也罢,而只有靠制度保证,才能全面推进。

  书香小康社会,要在建成,重在建设,重在发展,重在建制。中国是一个大国,如上所述,中国又是一个目前全民阅读差距甚大,尤其是思想认识上差距甚大的国 度。全民阅读、书香社会,若然只是谈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口号,不提也罢,而只有靠制度保证,才能全面推进。首先是加快立法步伐。当下,就是已经启动 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要加快制定、颁布与实施。这里只想说一点,期望这部法律,不止于一般号召,而应尽可能地提出一些刚性依循,特别是对各级政府和各级 各类部门的担责条款。特别期望其指导性、针对性、管用性。目前,已有相关地方性法规出台,要与即将出台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做好无缝对接。其次是启动政 策工具箱,制订颁布并实施相关的跨部门的配套政策,在中央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中布局好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财税支持。建议设立国家阅读基金,蓄建 专项资金池。要认识到建设书香社会是一项花钱的事业、值得花钱的事业,钱要用在刀刃上;要认识到全民阅读是一项惠泽全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万代的宏大基 业,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应有职责,是人民群众应享的文化权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福祉,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吝啬,要确保到位。三是加强和完善基础 设施,在图书馆、书店、报刊亭、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等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与配套上加快步伐。政府及主管部门应统筹制定出相关指标体系, 列入“十三五规划”并督促施行。四是指导、协调、支持社会组织、民间社团有效推进全民阅读,在社会荣誉和物质方面给予相应的奖掖,建设良好氛围、环境和生 态。

  3.加快加强书香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建设,给出刚性要求和硬性约束。

  在“建成小康社会”中,经济投入等方面也有十分明确的目标任务,须用数字来量化。

  我们说,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个显著的标志是它的指标性,四个方面,每一方面都有一系列政策措施相配套,都提出了一系列指标, 而同样地,在“建成小康社会”中,经济投入等方面也有十分明确的目标任务,可用数字来量化。应该说,“书香小康社会”有其内在特征,但是,我们以为,一样 可以设定指标、制定刚性约束,而且更为需要。其一是因为这是一个国家战略、国家工程,其次因为这是一个需举全党、全国、全民之力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之大事, 其三是因为它的建设过程先期更需大的投入。因此建议,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一方面拿出关于诸如图书馆、书店、报刊亭、公众书屋等的建设、管理指标体系;一 方面,拿出财政预算指标体系;同时,更重要的,是拿出未来五年在“四个全面”建设特别是小康社会建设中,考察提升全民阅读成果的指标期望值,如年人均读书 量、国民阅读率的目标区间。在这里,要厘清一个认识,即,这不是在制造“乌托邦”,而是国际国内大势所趋大势所需;这不是政府“手伸得太长”、“乱弹 琴”,而这正是政府的职责使然,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的本职。

  关于投入,当由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专家队伍来做,由他们说了算,他 们才能把账算清楚。我们的建议是,既应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又应取法乎上全力搏取,这是百年大计,这是万年基业。此外,关于年人均阅读量和国民阅读率,我以 为,要匹配我国的现实,特别是匹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指标,定一个相对令人振奋的指标。要相信,中华民族是一个爱书读书的民族,中国有能力走进较 高年人均读书量、国民阅读率的“大国俱乐部”乃至“强国俱乐部”。

  4.切实推进书香社会主体建设,努力培育阅读人口,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一手抓产业,一手抓事业;一手抓市场,一手抓管理。全线推进出版业大繁荣大发展。

  我前几年就提出出版业要面向“阅读产业、传媒产业、创意产业”这“三大产业”的概念,受到业内外关注,就是立足于内容产业的时代变化,试图给出一个与时俱进的产业方向新视角。

  建设书香社会,从行业归口来说,其主体是出版业界。他们的战略、方向、素质、意趣、取向,直接决定作为特殊产品即图书产品的质量,决定读者和全民阅读的 质量。这是由精神产品、文化产品所具有的独特功用决定的。因此,就全民阅读和书香社会建设来说,我们便面临两大主体群,一为出版方,一为消费者,即一为阅 读品制作群体,一为阅读人口。一般而言,如前所述,相对于教育出版、专业出版、学术出版和大众出版而言,也有教育阅读、专业阅读和大众阅读三大阅读。就出 版业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业经过30多年的历程,已经驶入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强化出版繁荣的轨道。当前的任务当然是继续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 而其中颇有文章可做,仍有很多工作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我前几年就提出出版业要面向“阅读产业、传媒产业、创意产业”这“三大产业”概念(参考第7版报眉 的《阅读提示》),受到业内外关注,就是立足于内容产业的时代变化,试图给出一个与时俱进的产业方向新视角。而包括阅读产业在内的内容产业最大的挑战仍然 是,如何既把握其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依照产业的规律、商业的逻辑、市场的价值去运营;另一方面,作为具有强烈意识形态性和文化属性的产业,如何担当 精神产品塑世化人、涵养世风的特殊责任;而这恰是本文一直强调的“书香社会”、“书香小康社会”、“全民阅读”的核心所在。按照唯物论,这两者天生并存 着,按照辩证法,我们的任务就是使这二者有机统一、协调共进。我一直坚持认为,出版业改革势在必行,但出版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改革决不能完全等同其他物质 生产部类,特别是在文化公共品的供给和民族精神、国家意志的养育发育方面,其“铁肩担道义”的天职不可须臾忘却。因此,政府和相关财税部门必须客观冷静地 看待其特别的那一份“产业性”。这一点,不仅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度的我国,甚至一些西方国家,也十分清醒并自觉地使用“文化公共品”的特殊财税杠杆和政策杠 杆,服务和造福社会。说清楚这一点,全民阅读、书香社会建设才不至于落为一句空话。

  要大力改革,改进教育阅读。一方面,按照国家的长远 设计,强化素质教育,这里就有教育辅导读物与教材相当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要承认目前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仍然有意无意挥舞的现实,研究教育读物的针对 性、实用性。而不管如何,将教育读物做得好看、有趣,让受教育的学生群体减少厌学、厌读、厌书情绪,是摆在出版者面前一道严峻考题。要想方设法让好书进校 园,进课堂,进书包,进课外,能进多少是多少,多多益善。要大力提升专业阅读。专业阅读是个相对稳定的阅读市场。当务之急应是内容集成创新和载体融合创新 上出新招,出实效。而大众阅读是一个最具潜力,最应发力的大市场。空间在此,难度也在此,考验着大众出版人乃至整个出版界的智商、业务、素质、市场能力等 等综合水平。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让已知和潜在的读者回归书桌,迷恋书香。

  必须破除“两论”即“读书无用论”和“读书过时论”。关于 “读书无用论”,在当代中国,我们并不陌生,“文革”是其极致,而这些年又死灰复燃,究其原因,都是社会“高压”所致。前者是扭曲的社会政治思维高压,后 者是扭曲的社会物欲思维高压。这后一种“高压”,一直延续至今,阴魂不散,不时卷土重来。也许,在不少地方不少人那里,更是阴魂附体。原因有个人因素,更 在社会大环境。前文已多有涉及。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清除这种毒霾,重返全社会爱书读书的丽日蓝天。这是一项综合工程、系统工程、战略性工程, 寄希望于“书香社会建设”、“书香小康社会建设”,寄希望于国家的力量、全民族的力量,哪怕是有效遏制各种各样的“读书无用论”。而关于“读书过时论”, 或曰“过气论”,则应理直气壮予以廓清。当然承认新媒体、新的阅读方式对传统纸本阅读的冲击。但近年来包括深圳读书月、上海书展、在宁夏银川举办的第22 届全国书博会在内的众多面向市民的书市极其旺盛的人气,近些年读书声音的不断上扬,去年各地实体书店在一片叫衰声中重新赢得读者、市场,种种迹象和事实表 明,“过时论”或是武断无据,或是恶意为之。书香依旧,魅力仍在。

  有两个着力点应抓牢抓实。一是家庭阅读,一是青少年阅读。家庭是社会 的细胞。要想将遍及全社会的全民阅读推向纵深,有声有色,要想建成书香小康社会、书香社会,家庭作用至关重要。中国是一个重亲情重家庭的社会,古来如此, 于今依然。在中国的家庭发力全民阅读,还有一个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即,几乎所有家庭都不会反对读书,好书的家长如此,不读书乃至不识字的家长,为了孩 子、为了下一代,都会力挺读书学习。这种社会心理就是我们抓好全民阅读的社会基础,这就为我们“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准备了极好的条件。与此相比,青少年 群体的阅读则稍稍复杂。最主要的障碍有二,一是应试教育压力大,青少年才真正“没时间”读书,这里当然指课外读物、大众读物;二是现在的“屏阅读”争时 间,抢风头。尽管如此,我们的调查发现,仍有一个基本面未变,就是青少年对于读书仍然具有可塑性、向心力,特别是90后、00后、10后。有趣的是,我们 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玩电脑长大的80后这一代是不读书的“垮掉的一代”,但N多调查却不支持这样的判断。一是他们仍然在看纸质书,在深阅读;二是他们教 育子女首先要读纸书,要好好读书,这和“文革”中因无书可读“耽误了的一代”的价值取向高度一致:都把自己孩子的读书视为家庭头等大事,特别重视亲子阅 读、家庭阅读,特别重视书香家庭建设。这种情况和美国“嬉皮士”、“疲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对于孩子读书极为上心、高度关心的取向是一致的。所有这 些,都为我们全民阅读中的大众阅读提供了基础,剩下的,就看决策者的了。

  要下大力 气培养阅读种子、书香种子,培养阅读人口、书香人口,培养阅读国民、书香国民。这三者中,后两者更为重要。书香社会、书香小康社会的建设,切不要只搞成少 数人的书斋阅读、沙龙阅读、贵族阅读,虽然这些也很重要。一定要记牢,书香小康社会建设、书香社会建设这一战略安排,是关乎全民的国家战略。

  5.加强阅读产品建设,大力提倡和推行品质阅读。

  越是市场化,越要质量,越要品质,唯精品才能胜出;越是读物多、产品多,越需要沙里淘金,需要有人把关定向。

  就年均出书量而言,中国已是出版大国。近几年,每年出书都达40多万种。大体而言,新书、重印书各占半壁江山,而教材教辅类与一般图书又各占半壁江山。 书多了是读者福音,但书多了某种程度上说又是灾难。浩如烟海而良莠莫辨,轻则误导读者,重则戕害读者,长远去看,还会倒了读者胃口,导致“厌读症”。因 此,品质阅读至关重要。

  品质阅读,首先是经典阅读。这是需要我们下大力气推动的一个领域。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但往往又会在娱乐化、 碎片化、快餐化阅读前败阵。后者自有其优势所在,但绝不意味着经典不再是经典,必须在全社会造成一种经典永存、经典长青、经典常新的气场,决不避让,决不 退让。当然,这里需要各方都来做好工作。

  精品阅读,是品质阅读的又一方向。精品相较于合格品,更相较于次品、残品、赝品、毒品。精品有时与经典概念重叠,有时又是创新之佳品,新品之佳品。总而言之,是我们说的好书。一定要通过多渠道、多媒体广而告之于社会,使之进入读者的书桌,成为全民阅读的首选。

  品牌化阅读,是品质阅读的另一重要门径。优秀的出版社、优秀的作者、优秀的编者、优秀的系列出版品,本身就是金字招牌,贯穿其中的是权威性、公信力、价值力、传播力,要大力推广,将之作为品质阅读的市场化大众化直通车。

  要大力加强编辑工作。越是市场化,越要质量,越要品质,唯精品才能胜出;越是读物多、产品多,越需要沙里淘金,需要有人把关定向。有人说新媒体、自媒体 兴盛之日便是编辑式微之时,这不是蠢话,便是谎话。我们的观察和判断是,当今,编辑更需要选家思维,当今,更需要优秀选家。

  6.调动各方力量,大力推进多层次、多网络、多渠道的全民阅读平台建设。

  全民阅读需要推广,推广需要平台。推广平台,应当政府和社会、专业和民间,上下携手,八方联动,形成合力,共襄大计。

  政府、官方推进全民阅读平台建设当属首选。在中国,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国情决定的。它在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组织指挥、协调 各方等方面,不可或缺。这些年,成绩有目共睹。建议更进一步“接地气”,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多听各方意见,办更多百姓赞成、满意、高兴的事 情,尽量减少拍脑袋、大包大揽、唯我独尊的现象。

  要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和市场在全民阅读配置资源中的不同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传播、出版、 阅读类政府组织、协会、学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动员各方力量,搭建各种行之有效的推广平台。凡是有利于书香社会、书香小康社会建设的,都要给绿灯,开绿色通 道。要抓好不同社会群体的阅读,形成各自矩阵,有条件的则应合纵连横。要抓好政要阅读、官员阅读、企业家阅读,包括演艺明星等社会名家名流阅读、各类公众 人物阅读、学者专家阅读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发挥城市阅读、城镇阅读、社区阅读、企业阅读、职工之家阅读、农家书屋阅读的组织作用,形成众多“小环境”、 “小气候”;要关注家庭阅读、亲子阅读、学生阅读的粘性价值、持久价值,精心培育;要推进造节式阅读、竞赛性竞技性表彰性阅读、晚会和娱乐式阅读、融媒体 平台阅读的平台模式建设,创新生动活泼的新形式新载体;要充分利用媒体阅读、主题阅读、研讨式阅读、“大V”理性导读式阅读、名家书单推荐式阅读、读书会 阅读等场合,提升阅读质量;要瞄准俱乐部阅读、兴趣小组阅读、“阅读银行”、闲暇阅读等契机,大力培育阅读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爱书习惯。这里想特别建议政 府,对于全民阅读的市场化运营,在遵守党纪国法、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一定不要求全责备,要大力鼓励创新,欢迎参与,特别是企业界、演艺界和民间资本的 参与,正确集势蓄势,借势造势,真正将“书香社会”、“书香小康社会”的“全民阅读”、“全民有责”、“全民受益”、“全民提升”的观念深入人心。

  7.加强全媒体阅读建设,加强媒体融合阅读建设,因势利导,乘势而上,打造新型的包容性的开放有序互补互进的全民阅读新格局。

  必须指出,今天的阅读,是纸阅读、屏阅读,传统媒体传统纸质阅读、新媒体新介质阅读等各种载体阅读并存的阅读,是传统的字文阅读和新兴的声、光、电、电子并举的阅读。

  虽然我们还是坚定不移地要厘清阅读的一些边界,明晰深阅读、经典阅读、价值阅读、生活方式阅读的阅读价值取向,但是,绝不意味着排斥或否定数字阅读、新 阅读。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我们需要的,是,也只能是理性顺应,而非意气用事。一是要顺应,二是要理性。就像我们从来不否认死读书的危害 一样,就像我们深知“尽信书不如无书”一样,就像我们确认“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即理论必须联系实际一样。新媒体阅读方兴未艾,新媒体发展方兴未 艾,未知大于已知,其活力、威力我们还未完全见识、充分认识。但我们绝不认为它是万应灵丹,如上所述,也根本不认同它会马上消灭传统媒体传统出版传统阅 读,也清醒认识到其局限性。正确的态度是,一方面,努力规避我们已经看见了的浅阅读之弊、关系冗余的社交平台信息冗余、信息芜杂之弊,其过度娱乐性带来的 可能的低智化、依赖症之弊,如此等等。另一方面,要将其纳入“全民阅读”、“书香社会”、“书香小康社会”建设的总框架之中,毫不犹豫地走拥抱、结合、融 合之路,走“纸屏同步”阅读之路,倡导并推行数字时代、网络时代、移动互联时代、E时代的多元共进阅读。在此过程中,密切关注小社交时代的纸书阅读、深阅 读复兴契机,密切关注屏阅读和“刷屏阅读”已经带来的疲倦感、审美疲劳和回归书本“行情”,让书香DNA真正融进“纸+屏”阅读之中。

  8.加强国际同步阅读,参与全球阅读,加强国际化阅读接轨建设。

  欲求全民阅读成功,必须立足于内,眼睛向外,必须参与并融入国际出版、阅读主潮之中,到“大海”中搏风击浪,长见识,开眼界,扩思路,换脑筋,增本领,图突进。

  虽然我们的国民阅读现状不容乐观,虽然我们距离阅读大国、阅读强国还有相当差距,但是,我们已是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这已为国外同行瞩目并认可。更重要 的是,国外同行更羡慕中国这一潜在的阅读市场,并千方百计出击,形势逼人。这也从一个侧面更加证实了我国推进全民阅读,推进书香社会建设、书香小康社会建 设战略谋划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

  另一方面,欲求全民阅读成功,欲求书香社会、书香小康社会从战略部署到全面实现,必须立足于内, 眼睛向外,必须参与并融入国际出版、阅读主潮之中,到“大海”中搏风击浪,长见识,开眼界,扩思路,换脑筋,增本领,图突进。目前,就出版而言,我们已经 在一些方面比较成功地对接,我们连年参加多个国际著名书展,我们也在北京举办全球第二大国际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并有望近年内成为全球第一大国际书 展。但是,就全民阅读而言,就书香社会建设而言,我们还得向国外学,虚心地学,不仅是出版业界要学,国家、政府的若干方面主政者都要学,见贤思齐,这是最 终跻身阅读大国、书香国家的最可靠的“护照”。到那时,也许我们就会直接享受国际阅读社会的“免签”。

  9.加强战略设计的可持续性研究,布局好“书香小康社会”与之后的“书香社会”的设计对接,布局好十三五期间和中长期战略设计的统筹协调对接。

  要持续地推进全民阅读,不可须臾松劲、松懈,必须设计好“后小康社会”乃至更长时期的全民阅读战略、书香社会建设和发展战略,一以贯之,循序渐进,与时俱进,永续发展,久久为功。

  如上文所述,“书香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是基于小康社会的系统设计,基于书香社会的总体谋划,作出的符合现阶段国情的战略安排。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 安排,具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性、符合实际的可行性、切准脉象的针对性、放眼长远的基础性、完善系统的整体性等重要特点。此事不做,此时不做,无论是对于“四 个全面”的整体推进,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都是会酿成重大历史失误、重大历史失职、重大历史缺位的重大遗憾。将会导致更大程度、更深层面、更广领域 的文明失序、社会失范。因此,全民阅读、书香小康社会建设与发展,迫在眉睫,兹事体大。

  另一方面,还要看到,全民阅读、书香小康社会、 书香社会的建设,其本质是社会的精神重建、价值重建、信仰重建、文化重建、文明重建,它与物质建设、经济建设有共同性、交叉点,又具有自身的特质、特征和 特点,这既是一项国家意志主导的国家行为,也是一项社会群体为主体的群体行为、社会行为;既是一项应立即启动的符合国情的政府推进、社会动员的集中行动, 更是一项须长期运作、锲而不舍的永久工程。这里,特别需要具有长远眼光、高远思维、久远意识,需要有中长期战略思维、战略准备和战略部署。这里,更应强调 庸常日子的耳濡目染、滴水穿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慢工夫,切实培养国民阅读“惯性”和“路径依赖”,此即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之谓也。

  因此,在设计“十三五”全民阅读的蓝图,部署“书香小康社会”战略的同时,就应当考虑下一步的对接。2020年小康社会建成之日,也应是“书香小康社 会”建成之时。下一步,要持续地推进全民阅读,不可须臾松劲,松懈,必须设计好“后小康社会”乃至更长时期的全民阅读战略、书香社会建设和发展战略,一以 贯之,循序渐进,与时俱进,永续发展,久久为功。

  由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布局,到建设、发展、建成书香小康社会的战略思考,有一条十分明晰 的逻辑线条;我国已经进行的“全民阅读”实践,也已为这一战略描绘了亮丽的底色。这就是本文的底气所在。我们坚信,书香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推进实施中,位置已明,方向清晰,现在,就看行动了。

  中国古代大战略家、战略理论家孙子有名言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 下攻城”。战略设计,重于泰山。因此,古人还有名言曰:“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作为文化战略的全民阅读战略、书香小康 社会战略,其“谋”自有其极其重要之价值所在。也许,这正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引用过的另一位法国战略家拿破仑的名言:“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 长远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我们坚信,全民阅读战略、书香小康社会战略、书香社会战略,“阅读+”战略,正是这样一柄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思想利 剑”。让我们共同精心铸就当代中国这柄“思想之剑”,万众一心,砥砺前行。

【编辑:于晓】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