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新劳动法实行即将满月 同工同酬理想距现实有多远(2)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7月23日 14:1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2

  乱象

  近4000家派遣公司正规的不足10%

  “深圳有3670多家派遣公司,其中正规的只有10%。”吴红艳称,劳务派遣行业本是个不错的行业,为企业减少了麻烦,提供了方便,如今却被许多不法企业“做坏了”。因此,他尤其看重修正案中对派遣公司注册资质和监管部门的规定。

  在他看来,行业混乱的几个显著标志是:派遣方常常违规在用工地招工甚至抢人;与用工方签订较低的小时工资,却向工人承诺较高的工资,“例如跟企业签8元/小时,去招工时为了恶性竞争,标价9元/小时,减去派遣方从中抽取的管理费,工人的工资远远低于7元/小时”,工人被派遣至用工地后方知受了欺骗,一些不法老板甚至使用涉黑手段逼迫工人就范。

  行业乱象加速了劳动力的流失。龙岗区一家礼品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工厂完成订单需要稳定的工人,一些派遣工只做十天半个月,使工厂生产受到了影响,反而加大了用工成本。

  “把注册资金提高到200万元也无济于事,希望政府能出面治治行业的乱象。”吴红艳说,劳动法最新修正案既然规定了人力资源部门对劳务派遣公司的监管职能,劳动监察大队就应该“多去工厂看看,找几个工人问一问,发了工资没有,怎么来到这里打工的”。

  关于同工同酬问题,位于罗湖区和龙岗区的几家劳务派遣机构负责人均向记者表示,这对派遣行业是好事一桩,“这样工人稳定,没有受歧视的感觉”。然而位于罗湖的一位派遣公司负责人亦指出,“同工同酬”无法一概而论,目前许多工厂都对所有工人采取了统一的计件工资发放标准,能够得到多少酬劳,取决于工人的熟练程度,而诸如清洁工、保安员之类的岗位,有可能全都是派遣工,缺乏“同工同酬”的参照系。

  “正是因为养不起固定工人,一些企业才会采取劳务派遣的方式用临时工人,如果‘同酬’包括所有薪资福利都相同,这对企业来说是很大的挑战。”龙岗区一家礼品工厂的企业主这样表示。

  3

  乱象

  政府部门雇员与临聘人员工资差三倍

  “别把板子光打在企业身上,政府也要以身作则。”龙岗区一位企业主这样告诉记者。劳务派遣新规引发了对同工同酬问题的探讨,除了企业用工之外,政府用工亦成焦点。

  在深圳一些政府和事业单位的服务窗口,几乎没有正式工的存在。记者近日走访得知,一些政府部门欲与劳务派遣公司洽谈,将身份尴尬的编外人员转为劳务派遣工,以增加薪资调整的灵活性。

  “我们的工资能和雇员一样就已经不错了,福利什么的不敢想。”供职于某区级事业单位的财务临聘人员孙敏(化名)说,部门成立以来,她在此工作已有10年。据其介绍,该部门主要从事公共信息服务,业务量较大,做事的除了职员、雇员、临聘人员三类人员之外,还有一些供职10年仍未获任何“身份”的工作人员。她所在的部门里,不同“身份”的人做着同样的工作,工资高低相差两三倍。最近,孙敏的许多同事因为工资太低、与正式工悬殊太大而离职。

  工资差异成为留住人才的“硬伤”。以雇员与临聘人员的差别为例,在孙敏所在的单位里,专业技术类初级雇员的核定工资为5150元/月,辅助类普通雇员为4850元/月。而公职类临聘人员的核定工资为2000多元/月,辅助类临聘人员则不足2000元/月,一些专业技术人才的月薪也长期停留在两三千元。

  给临聘人员加工资并不容易,据孙敏透露,自己所在的单位正有这样的打算,但需要经过人力资源部门的严格核查:打报告、填表、领导审批、上报工资科……一套流程走下来,临聘人员的工资“涨了之后也不超过3000元”。

  在福利方面,事业单位的职员和雇员每年有8000元过节费,而临聘人员一般只有4000元。另外,临聘人员的社保不是从工资账户上扣款,而是用现金缴费,且单位不负责缴纳住房公积金。

  据孙敏介绍,其所在单位正在计划与正规的劳务派遣公司洽谈,将无法纳入临聘的工作人员转为劳务派遣工。最近,某政府部门已将一位司机的临聘身份转为劳务派遣工,“把工资、社保费用、税款都打到劳务派遣公司,让他们给员工发工资、缴社保,一个人扣100元手续费”。

【编辑:王永吉】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