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事难办”调查:政风热线自编自演 电视问政成忽悠(5)

2013年08月26日 08:25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走群众路线,治基层“事难办”

  群众提出的问题真的都很难解决吗?有的是,但绝大部分不是。

  有的干部是怕麻烦,反正办与不办、办好办坏对自己没什么影响,干脆乐得清闲。所以经常有热线电话不通、上班擅离岗位、办公门牌乱标等现象出现,群众要么找不着人,要么虽然找着人了,也被一句“这事不该我管”给堵回去。

  还有少数干部是想借着办事捞点好处。一些企业负责人反映,过去许多政府部门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现在是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就是不给办事。如果不按“潜规则”走,找关系送人情,就会遭遇层层“肠梗阻”。

  江苏省扬中市三茅镇原副镇长沈兆瑾就是如此。他官虽不大,但由于分管国土管理、村镇建设等,无论建筑公司还是包工头,都要给他送钱才能办事。仅扬中市文景广场的桩基工程,沈兆瑾就收受贿赂合计人民币13.4万元。

  而目前的一些制度设计,也增加了群众办事的难度。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一位教授追踪发现,想在居民社区开个小卖铺,过去要盖100多个公章,现在也要盖六七十个,每个公章都如一道关卡,卡住了政府办事的效率。

  由此不难发现,基层“事难办”不仅是一个渠道和方法的问题,还是一个政府自身改革的问题,是权力肯不肯下放和权力受不受监督的问题。

  对照全党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问题反映出来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作风问题尤其刺目。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而能不能为群众办好事、服好务,正是群众信不信任党和政府、愿不愿意与党和政府同心协力的关键所在。

  走群众路线是医治“事难办”痼疾的良药。我们须对此类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不仅如此,按照中央的精神,我们还要以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建立起加强党员干部和群众血肉联系的长效机制。

  要以更大的力度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规范权力运行;要改变一些干部为不为群众服务、愿不愿为群众办事与其个人考核评价无关的现状,用科学的政绩考核“指挥棒”推动作风转变;要加强问责,健全监督体系,更好地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

  总之,基层“事难办”是一种病。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已经刻不容缓。(半月谈,记者 程子龙 叶超 赵颖全 禹志明 何伟 沈洋)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