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四川眉州农民进城意向调查:不到四成农民愿进城(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1月29日 07:2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区域交通、人才资源、市场规模都不占优势,拿什么吸引产业

  以“提高城镇人口数量和城镇化率”为核心的城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口城镇化”,其逻辑前提是,农民能够进城。而决定农民能够进城的关键条件有三:农民的能力和意愿,政府的财政能力,和产业支撑度。三者相辅相成。

  然而,眉山面对的现实尴尬表明,要具备这三个条件,并不简单。

  眉山市领导在关于城镇化的公开讲话中曾提出三个问题:人从哪儿来,钱从哪儿来,地从哪儿来?其中钱从哪儿来,是政府财政问题。

  一个农民转变为市民,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人均福利成本8万元计算,眉山2013年如果要转移计划中的14.2万人,公共财政支出就要增加113.6亿元,而眉山2012年全年财政收入才111.85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才48.81亿元;眉山当年的财政支出则达到207.22亿元,一般预算支出143.29亿元,已经是入不敷出;钱从哪儿来?

  眉山为此专门出台了一份文件,要求利用地方融资平台,加强与各种金融资本的合作,引入社会资金,但这有可能加剧政府负债和金融风险。

  中国前十年高速增长的城镇化,支撑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公共支出的主要来源是土地财政。眉山也不例外,201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8.18亿元,增长22.9%。

  事实上,2013年眉山最新完成的财政预算收入数字是63.6亿元,增长30.3%左右,但主要仍是来自房地产的土地出让收入。2013年眉山全市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增长66.4%,其中,眉山中心城区新开工面积增长133.3%。

  新型城镇化强调的是人的城镇化,不是土地的城镇化,但如果解决不了城镇人口增加带来的财政问题,地方政府仍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土地财政的逻辑,这势必进一步推高房价,而高房价恰恰是阻碍农民进城的主因之一。

  事实上,现有城镇化政策,依然延续的是依托大城市、构建城市群辐射小城镇的思维模式,而紧邻成都的眉山倍感尴尬。相对于区域交通、人才资源、市场规模等都更具优势的成都,产业为什么要来眉山?

  在眉山境内的仁寿视高经济开发区和彭山青龙经济开发区,四川省政府分别批复了20平方公里和15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规划了20万人和15万人居住,但至今只有区区3万多人。

  中国过去承接劳动力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给环境资源造成巨大破坏,国家因此提出“新型工业化”,要求产业转型升级,以资本和技术来替代劳动力,实现绿色发展。但现实中,面对城镇化带来的财政、就业、城镇化率指标等压力,地方政府往往只能“饥不择食”。

  这两年,眉山的工业增长很快。201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90.53亿元,增长16.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579户,比年初增加36户。但眉山招揽到的企业,仍然以传统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为主。

  针对这一现实,有人提出服务业解决就业的理论,依据是国外发达国家都是服务业占主导。但已有研究表明,支撑发达国家服务业占主导的经济基础,恰恰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凭借资本、技术和品牌优势,占据全球产业链顶端,制造金融垄断,以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力。这在中国现阶段显然并不现实。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