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四川眉州农民进城意向调查:不到四成农民愿进城(3)

2014年01月29日 07:2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人的城镇化才是根本

  十年间,受城市化的虹吸效应影响,眉山的常住人口减少了25万。

  但随着中国城市过度膨胀,城市生活成本急剧抬升,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产业凋敝,大量农民工返乡,农民已经感受到城市经济的脆弱,不愿进城和不肯放弃土地,就是这一心理的反映。

  不过,眉山在调查中发现的另一个重要现象是,大多数农民虽然不愿向城镇转移,却愿意向依附集镇的“新农村综合体”转移。究其原因,“新农村综合体”恰恰满足了农民不脱离农村的情况下,对城镇公共资源和热闹生活方式的需求。

  在眉山,一种经济自生的“城镇化”一直在缓慢进行。

  在眉山东坡区的悦兴镇,2008年后回乡置业生活的农民工不断增多。短短几年间,乡镇就由一两条街发展成了一个大城镇。加上东部向西部的产业转移,这其实是一种经济自我调节的“逆城市化”现象。

  实际上,正是由于大量农民工和兼业化的农村家庭存在,形成城乡之间稳定的纽带,中国经济才没有完全像西方的城市化模式一样,是人口和资源完全由农村流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和城乡分割一元化的社会经济结构,从而出现其他国家大规模的城市贫民窟现象和乡村经济的完全贫困凋敝。

  眉山的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人口已经出现明显减少,全市160万农村劳动力中,50岁以上的占14.3%,40至50岁的占36.8%,30至40岁的占25.8%,16至30岁的只占23.1%。

  显然,农民工一代已基本上回到农村,农二代、农三代仍在城乡之间徘徊。

  关键是,大城市对产业和资源的吸附仍在不断挤压乡镇经济的内生空间。以眉山丹棱县的调查为例,全县三个工业园区用工人数只有1.3万人,只占外出务工人数的22%。难以就近择业的农民工,不得不挤入城市谋生。

  眉山的调查显示,尽管新一代农民工大都在城市长大,不愿务农,但全市农村劳动力中,仍有5万年轻人希望从事农业,而且,有意愿成为农业业主的农民总数仍在增加。据最新统计,2013年全年,眉山农村居民转变为现代农业业主达到1661户。现实中,影响农民务农积极性的原因,除了二三产业相对农业的比较收益优势,更主要是,现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压制。

  城镇化本身应当与乡镇经济自然生长的过程相契合。因此,对眉山这样的农业市而言,只有尊重农民的意愿来设计方案,放弃对城镇化率指标的一厢情愿的追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的建设,引导更多经济资源向农村和城镇回流,更多的内需型产业由城市向乡村城镇集中,让更多农民工家庭就近择业,安居乐业,才可能实现真正“人的城镇化”。

  (作者为媒体人)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