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解放军炮兵营长:最怕不是打不准 是出事故(图)(3)

2014年12月24日 08:38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解放军炮兵营长:最怕不是打不准是出事故(图)(3)
该团炮兵分队正在进行实弹射击 杨大为 摄

  -潜标准、伪标准和土标准存在,说到底是私心杂念在作怪。战斗力建设中的各种现实束缚,皆源自于官兵头脑里的“梗阻”——

  制胜未来战场,必先翻越从“之一”到“唯一”的座座大山

  突围之路

  说到“多重标准”对战斗力建设的冲击,该团政治处主任宋博铭一语中的:“确保安全、领导满意、考核获佳绩,这些都很重要,但不能成为标准,衡量部队建设的标准就一个——战斗力。潜标准、伪标准和土标准存在,是因为一些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发生了偏移,说到底是私心杂念在作怪。”

  今年以来,结合战斗力标准大讨论,该团各级叫响“向‘多重标准’宣战”的口号,用实际行动促进战斗力标准落地生根。

  “单炮多发”是炮兵训练的一个险难课目,由于发射间隔短,安全风险高,以往该团很少训,更没组织过这个课目的实弹射击。可这个课目一旦练精,火炮打击效果将成倍提高。

  今年驻训期间,团领导决定将此课目列入训练计划,还提出要打实弹。官兵们都知道,此举冒着很大风险。“一班人”讨论认为,为了提高战斗力,冒点风险也值得。况且,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出不了什么大事。

  没料到,实射那天,驻训地突然刮起大风,一时间风沙肆虐。“还打不打?”官兵们都把目光瞄向担任现场指挥员的团长佟叙。佟团长一声令下,数百发炮弹直扑目标区。通过这次训练,该团炮兵分队火力毁伤效果大幅提升。几个月驻训,全团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安全不是保出来的,是训出来的!”此次经历使该团党委深刻认识到,战斗力建设中的各种现实束缚,皆源自于官兵头脑里的“梗阻”,只要冲破思想上的障碍,许多制约战斗力建设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基于这样的共识,该团坚持多措并举,使练兵场发生了不少变化:实弹射击时,“包炮干部”全部回到各自的战位;紧急拉动,弹药基数全部装载到位;新兵投弹和轻武器射击,不再安排老兵“一对一”保障……

  为翻越从“之一”到“唯一”的座座大山,该团党委高高举起战斗力标准这根“指挥棒”,树立一切聚焦打仗、一切为了打胜仗的鲜明导向。团党委想问题、办事情,始终把提升战斗力作为出发点、落脚点,议了三年未果的军官训练中心动工兴建,专门设立“训练优胜奖”鼓励官兵投身军事训练,砍掉与战斗力关系不紧密的10多项活动,压减行政性消耗经费用于战备训练,在选人用人中坚持战斗力标准,重奖谋打仗、能打仗的官兵,今年以来10多名官兵在比武场上当场立功……

  -标准的破与立是一场拉锯战,要真正实现“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仅仅靠一两次大讨论是不可能的——

  冲破“多重标准”的桎梏,既要忍受“阵痛”也要长期攻坚

  标准之思

  年终岁尾,盘点一年来部队发生的变化,该团领导欣喜不已:班子谋划战斗力建设的思路更清晰了、机关各部门聚焦战斗力标准统筹工作更有力了、部队上下练兵打仗的氛围更浓了。

  一份团队年终总结时的成绩单很能说明问题:基础训练考核优秀率比去年同期提高20%,10余个多年来没有训、未训到位的险难课目全部普训,“三实”训练落实到位,弹药消耗量比往年增加50%,在上级组织的比武考核中取得15项“第一”……

  梳理这些成绩,该团党委没有沾沾自喜。回顾一年来团队建设走过的路,官兵心中升腾起一种强烈的忧患感。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带来的“头脑风暴”在该团远远没有停息。采访中,无论团领导还是基层战士,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做得还不够,差距还很大……”

  这份清醒,源自于官兵对战斗力标准的思考——

  落实战斗力标准没有多选项,“唯一”绝不能变为“之一”。团政委孔永革形象地说:“一个中心为忠,两个中心为患。坚持战斗力标准是军人对祖国和人民最大的忠诚,‘多重标准’不破除永远是部队建设的最大祸患!”团参谋长吕贺认为,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各方面工作,具体标准可以有所不同,但共同的根本标准只有一个——战斗力。

  冲破“多重标准”的桎梏,既要忍受“阵痛”也要长期攻坚。副团长李道军说:标准的破与立是一场拉锯战,不破除伪标准、潜标准和土标准,战斗力标准就立不起来。既然要破,肯定会有“阵痛”,譬如超越自我的艰难、打破陈规陋习的阻力、承受安全风险的压力等。在此过程中,旧的问题没解决,新的问题肯定又会冒出来,因此要真正实现“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仅仅靠一两次大讨论是不可能的。树牢战斗力标准,部队上下必须做好长期攻坚的准备。(记者 蔡鹏程 刘建伟 特约记者 刘德武 通讯员 邹秋月)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