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心理专家称羊群效应放大谣言影响能量 激化负面情绪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9月16日 10:27 来源:《求是》 参与互动(0)

  铲除滋生谣言的土壤

  谣言是一种古老的社会心理现象。从古至今,无论是在权力斗争中,还是在战争中,谣言都是一种成本低廉、杀伤力巨大的武器。谣言常见于社会生活,特别是针对各种公众人物、各种公共事务,尤其是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谣言,更是屡见不鲜。谣言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怎样铲除滋生谣言的土壤?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课题。

  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基本社会心理过程

  不确定性是谣言滋生的必要条件。谣言的产生总是伴随着事件情境的某种不确定性,如事件信息不充分,事件的影响无法预料,或事件演变的前景难以预见。简言之,谣言源于事件的重要性及事件的模糊性。首先,一个事件必须与人们的利益关联,或者引起人们的兴趣,于是了解该事件就变得很重要。其次,能够获得的事件信息不充分。人们试图了解事件却无从了解,因此感到焦虑。这种焦虑会驱使人们做出种种猜测,一些猜测被他人当作“事实”流传开来,就成了谣言。比如,某县一辐照厂的钴-60放射源发生卡源事故。当地政府到场检查后认为,因事故未对环境造成危害而“不必公开”。这就使有关该事故的信息不为当地群众知晓。事故发生一个月后,该辐照厂附近发生了火灾,便有谣言将火灾归因于“核泄漏”事故,甚至有谣言称将发生“核爆炸”。无论动机如何,这些谣言的产生不只是因为人们缺乏科学知识,更主要的是缺乏相关信息。结果,谣言引起的社会恐慌突然爆发,周边一些居民纷纷离家外逃。耐人寻味的是,在这次事件中,辐照厂的职工以及附近村民都没有外逃,且对那些谣言嗤之以鼻。显然,有关事件的信息了解得多或少,人们的应对行为全然不同。

  歧变是谣言传播的典型特征。谣言传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并不忠实于“原创”,而是被接受者按照自己对事件的猜测及态度进行加工,再继续传播,这种谣言传播中的歧变使事件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加剧了社会焦虑,甚至可以酝酿成某种意义上的社会危机。凡是对事件存在价值判断分歧的方面,在流传中都有可能发生歧变。例如,关于某地一初中女生非正常死亡的谣传至少有3个版本,这种歧变发生在当事人身份、当事人之间关系以及当事人行为动机等方面。

  价值判断是关系谣言走向的关键因素。人们对各种传闻不会无保留接受,只会采信那些符合自己价值判断的。面对事件的种种不确定性,人们的猜测必然会受其倾向性态度影响,反过来,有说服力的事实陈述也能改变原来的倾向性态度。仍以上述事件为例。当人们得知放射源泄漏事故后,会质疑政府方面为什么不通报事故。一些对政府有所不满的人就会猜想政府企图掩盖事故真相。这时,很多符合这种判断的谣言就纷纷出笼,当人们了解到事故真相后,对政府的质疑态度自然改变。

  “羊群效应”放大了谣言的影响能量。当人们缺乏专门知识,又无法获得充分信息时,往往会盲目随大流行动,社会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作“羊群效应”。在传统社会交往中,人们对陌生人的说法总会有所保留,谣言依赖熟人的社交网络传播,扩散速度相对较慢,影响范围受到限制。而在网络空间,由于网上行为的匿名性所致,少数“意见领袖”言论放肆,通过“水军”热捧、网站热炒,造成代表多数人意见的假象,使网民放弃独立判断,对他们的各种“意见”深信不疑。由于更多的人参与“猜测”和评论,使谣言歧变更多更快,难以控制。加上信息披露不及时、法律制度不健全、网络监管不到位等因素,谣言便大量滋生蔓延。国内外研究表明,推特、微博的热点问题言论,超过1/3属于谣言。

  激化负面情绪使谣言具有动员集群行为的功能。近年来一些群体性事件都与谣言传播密不可分。集群行为缺乏组织性和明确纲领,而以集群认同、集群情绪、集群效能感相互影响,动员参与者为实现集群目标而共同行动。谣言会使一些人原本方向及强度不一致的情绪趋于一致,使原本较弱的负面情绪得到增强,从而增加了参与集群行动的可能。

【编辑:马婷婷】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