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疆基层干部日记:拿着《古兰经》和群众交流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7月08日 03:5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3月7日,阿孜汗村举办三八妇女节庆祝活动,陈轩波和维族小朋友合影。受访者供图

  ■ 对话人物

  陈轩波 40岁,汉族,乌鲁木齐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局任职,今年3月抽调到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松他克乡,任阿孜汗村第十组副组长。

  ■ 对话背景

  2月1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决定,今年到2016年,新疆各级部门、单位抽调20万名干部下基层,实现“全面进驻、不留空白”。因进驻单位多集中于维吾尔族聚居的南疆地区,坊间称此为“20万干部下南疆”。南疆一直是“东突”恐怖活动较为猖獗的地区。此工程被视为政府为缓和民族矛盾、抵御恐怖势力渗透所做出的努力。

  ■ 对话动机

  40岁的陈轩波是数万名下南疆干部中的普通一员,从3月4日至今,他每天记录在南疆的经历感受,8万多字、一万多张照片,这些记录引发不小的关注。动身南疆前,他曾觉得这里是“龙潭虎穴”,到任之后,恐惧感消失,四个月的沟通,消融了此前的误解,而这一切的秘诀是:尊重、真诚。

  从陈的讲述中,我们试图了解南疆的维族同胞,探求下乡基层干部的普遍心态,和他们为打破沟通和误解的壁垒所付诸的行动。

  记录

  我做了这辈子最认真的一件事

  新京报:公众通过一篇篇日志,了解了一位下基层的干部,也认识了南疆,你之前就有写日记的习惯吗?

  陈轩波:日记是从我出发前一天开始记的,当时因为心里想法也多,很自然地就开始写了。

  新京报:8万多字,一万多张照片,一开始发在什么地方,当初会想到能记录这么多内容吗?

  陈轩波:开始发在天涯和铁血论坛,当时也没想过能坚持多久,但一天天下来就成了习惯,现在忙到夜里两三点也会坚持写。我常跟朋友开玩笑说,我做了这辈子最认真的一件事。

  新京报:有人看了你的日记说,你和很多下乡干部不一样,毕竟是行政力量让大家下乡,干部们的想法不是特别统一。

  陈轩波:这是人之常情,坐办公室坐惯了,到条件艰苦的基层肯定不适应,何况还有暴恐的阴影悬在那儿。

  新京报:你出发那天是3月5日,昆明暴恐事件后没几天,刚才你说写日记是因为心里想法多,是暴恐对你的影响吗?

  陈轩波:心里肯定是打鼓的。就算没昆明事件,从相对安稳的乌鲁木齐,到新疆当地少数民族都不怎么敢去的南疆,说不害怕是假的。

  新京报:现在的感觉呢?

  陈轩波:现在村子里的人基本都认识我,村子里桑葚和甜杏儿熟了,我站在树下摘了就吃,感觉很安全。

  新京报:我细细读了你的日记,就是一天天的工作,但网上的反响挺热烈,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陈轩波:可能我呈现的是不一样的南疆吧。这两年暴恐事件多发,有媒体甚至把南疆诬蔑为“恐怖分子的老家”,我想我这些记录能告诉外界,真实的南疆是怎样的。

  出发

  起初不少干部有情绪

  新京报:“20万干部下南疆”是个大工程,据你了解,同行的干部当时也会有担忧吗?

  陈轩波:一个月时间,动员几万干部下南疆,真的是个大工程。2月份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和同事们都不敢相信,20万干部分三年下基层。刚开始时很多人肯定是有情绪的,有害怕,有疑虑。

  新京报:这种情绪具体有什么表现?

  陈轩波:拿报名来说,下南疆分三批,我们单位要求的是第一批91人,起初报名的只有20个,后来领导反复动员才够人数。我还听朋友说有的单位有另一种方式,全单位的都报名,把烫手山芋给领导,让他拍板儿哪些人先去。

  新京报:你们私下里是怎么议论“20万干部下南疆”的,你自己怎么看待这个工程?

  陈轩波:我心里是支持这个工程的,我们同事私下里讲,南疆长期封闭,维汉基本不交流,汉族干部留不住,但“东突”势力活动猖獗,长此以往,隔阂肯定是越来越大的。

  新京报:你出发前,家人朋友都没少嘱咐和祝福吧?

  陈轩波:出发前,亲人、同事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注意安全”。只有我女儿不太一样,她10岁了,非要用压岁钱给我买件礼物,想了很久她给我买了双运动鞋,因为“到南疆走路多”。

  新京报:你当时也有恐惧,恐惧的来源是在哪里?

  陈轩波:出发前我就想,到了当地我肯定睡不着觉。人什么时候最容易恐惧?是面对未知的时候,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你会想象出各种危险的场景吓唬自己。现在想想,当时好多担心是多余的,就我闺女给了我最实用的。

  转变

  之前的害怕都是假想的

  新京报:初到南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陈轩波:我们住的地方是村里腾出来的,木头房子,第一天去,门上连插销都没有,但当天我就这么睡了,赶了一天路,太累了,没工夫想其他的。

  新京报:和当地维族老乡的接触顺利吗,会不会有障碍?

  陈轩波:比想象的顺利。其实有段时间我挺惭愧的,一方面是因为之前那些胡思乱想,再者,我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到了当地,我反复问自己,我真的了解新疆吗?

  新京报:怎么会这样问自己?

  陈轩波:这两年暴恐事件多发,很多外地朋友对新疆有误解,听到那些话时我总会反驳“不是这样的”,但是真正的新疆是怎么样的,老实说我并没有个清晰的印象。

  新京报:有没有特别的事情触动你,让你觉得你更了解维族同胞,和你所在的新疆?

  陈轩波:到当地3天正好赶上妇女节,庆祝活动很热闹。那天人们都穿得五彩斑斓,每个人都在笑,就那个瞬间,我瞅了一眼跟我一起的汉族同伴,眼眶有些热。

  新京报:这是个每个人都在笑的节日,你为什么会眼眶发热?

  陈轩波:怎么跟你说那个场景呢,就我俩汉族人,在一个之前被设想成龙潭虎穴的陌生地方,被一群始终微笑着的陌生人围绕着,那感觉挺特别的。

  新京报:有哪些事情是跟你原先想法完全不同的?

  陈轩波:一次我们挨家挨户张贴反暴恐的通知,第二天发现几户人家的通知被撕掉了,当时我心里一沉,以为老百姓都很抵触。但其中一个小队的人家都没有撕,我一问,小队长在张贴前跟主人做了沟通,人家很配合。后来又了解到,被撕掉的那几家是小孩子调皮,不是大人的意思。

  新京报:所以之前很多的害怕只是一种假想。

  陈轩波:到了之后就再也没有恐惧感了。不交流才会有隔阂,每天都走访很多人家,多很多朋友,慢慢融入当地。

【编辑:程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