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广州探访“渐冻人”群体 家属称平淡健康即是福(2)

2014年08月29日 09:14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在2012年,我采访的第一个“渐冻人”是王甲,这个曾经阳光帅气的小伙儿,只能坐在眼控电脑前与我交流。看着他艰难地用眼睛控制屏幕上的鼠标打字,让我开始考虑是否应该停止这种“为难”的采访。

  我知道他已经尽力在提升速度,不断的转动着眼球,但近十分钟一次的回答,仍然让我感受到了沉默的尴尬。最终,我在匆匆问了几个问题之后,便终止了对王甲的采访。

  那时的王甲,虽然没有以前健康时的帅气,但依然眼睛炯炯有神。正如他自己所说的,“眼中充满了炙热。”

  在不久之前,当我在媒体上再次看到王甲的照片,发现他由于面部肌肉萎缩,已经戴上了呼吸机,我心中一震。此时再看到王甲,已从照片中看不清他的眼中是否依然“炙热”。

  两年的时间,让他变了模样。

  如果不是“冰桶挑战”,恐怕很多人也不知道有着这样一群人,就像木头人一样,被病魔套了枷锁,动弹不得。更没有人知道,他们尽管被“冰冻”,但仍然内心炙热。

  近日,当我采访了多名“渐冻人”之后,清楚地感受到,他们并不愿离开,他们还有太多留恋的东西,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做完。他们想要世界能够留住他们,却知道自己的努力早已被定义成“徒劳”。

  同时,由于没有将这种病纳入大病医保的范畴,“渐冻人”的家庭成为“因病致贫”的典型,无论多少家财,都会被一点点耗尽。

  因此,不断扩大大病医保的范畴,将更多的罕见病纳入其中,应加快步伐,帮助“渐冻人”家庭在疾病面前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希望在现实中的“渐冻人”,能够在生命的游戏中,活出炙热,活出自我,等待“游戏”结束的那一刻。

  渐冻妈妈

  老公谢谢你没有离婚

  2012年,在距离广州近300公里的汕尾,28岁的洁琳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当中,怀抱着孕育的小生命,这种快乐是别人无法感受的。

  但是,这种怀抱生命的感觉并没有持续太久。几个月后,洁琳发现,自己已经根本抱不起儿子了。

  “当时以为是产后没恢复,也没太在意。”洁琳告诉记者,之后并没有如她预想的那样,相反,自己的力气变得越来越小。

  下楼梯时伴随上肢酸痛、乏力,让她觉得似乎不单单是没恢复这么简单。到后来,她自己说话都开始变得不利索。“说来惭愧,我是护士,却没听过这病。”

  她言语中带着些许的无奈与自嘲,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身体逐渐被“冰冻”。

  如今洁琳向每一个QQ上出现的人问好,无论是患者还是病友,但是对于“解冻”,她并没有过多地关注。

  她告诉记者,她希望能够对自己的家人说,“孩子,妈妈爱你!虽然妈妈不能照顾你,但妈妈看到你快乐成长,也就满足了,妈妈不求你有多成才,只希望你能健康。”

  “感谢老公的不离不弃,即使我多次提出离婚,你还是坚持一直照顾我,鼓励我勇敢面对,我只能说,有你真好!”

  洁琳告诉记者,对于未来,她感到很迷茫,也很恐惧、害怕,更加害怕面对死亡,但是,她也一直在克服这种心理,不断挑战自己。

  “每晚都靠呼吸机才能睡觉,也害怕没有明天。”

  她介绍说,自从她患病以来,每天她父亲总会风雨无阻给她送汤送吃,而且每天总有一幕会让她忍不住落泪,就是“六十多岁、头发斑白的爸爸帮我梳头”。

  尽管如此,但是她仍然坚信“解冻”的那一天。“我知道有一天,我只剩下眼睛能动,就是个清醒的‘植物人’,我想,我还是会坚持下去,我相信科学,相信有解冻的那一天。”

  渐冻家属

  盼医保“解冻”昂贵药费

  从今年4月份父亲确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以来,张瑞芳和弟弟就始终瞒着父母实情,但自己的压力和恐惧却与日俱增。

  “病情发展很快,原本只是右手臂萎缩无力,左手无力没萎缩,确诊后没多久左手也渐渐萎缩了。”张瑞芳说,父亲的胳膊就像皮包骨头一样,每次当她看到父亲那双支撑了她28年的双手,她都会忍不住流泪。

  她介绍说,现在父亲吃饭已经需要人喂,衣服、裤子的纽扣也需要人帮忙扣。从发病到现在将近一年时间,父亲的双手完全失去活动能力。“我越来越害怕,下一步是双脚,然后吞咽困难,不能说话,直到呼吸困难,上氧气机。”

  她告诉记者,这种病的残忍之处是除了眼睛能活动,病人所有的意识和感觉都是敏感的,是真正的眼看着自己的身体从手到全身慢慢被“冰冻”。

  张瑞芳说,随着病情的加速恶化,心态也在慢慢地改变,从开始对病情的“无知恐惧”到现在对病情的“无奈接受”。她父亲经常会说,“我怎么就变成一个废人了,我这样活着很痛苦,很没意思”,虽说头脑是清醒的,却做不了想做的事情。

  弟弟每天给父亲洗澡的时候,就是父亲心情最不好的时候,经常说“我又萎缩了,又瘦了”。弟弟的眼泪只能强忍着,不敢在父亲面前流下。弟弟安慰父亲说:“国外的研究有突破了,很快就有特效药了。”

  “其实,我们根本不敢告诉他,根本就没有任何药。”张瑞芳说,她经常想起安于平淡生活的父亲曾经告诉她,“平平淡淡健健康康才是福。”

  与未来相比,张瑞芳和弟弟面临着更现实的问题。她解释说,除了医生开的药以外,由于“渐冻人”对自身能量的消耗特别大,需要通过蛋白粉以及营养饮食来提供能量,一个月的花费将近8000元,这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难以承担的。

  目前,庞大的医疗费和护理费完全由病人和家属承担,未纳入医保范围内,她呼吁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出台一些政策,真正关注到“渐冻人”身上,能解决昂贵的医疗费。目前ALS病原未明,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能够对这样的一种疾病做深入研究,早日找出病原,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案,让“渐冻人”早日“解冻”。

  医生解读

  从发病到去世多仅3~5年

  “他们(‘渐冻人’)有时心理方面很不好,央求医生,打一针就让他们这样去了,我们不能帮他们去选择,只能尽力去鼓励他们。”

  广东省中医院脑科医生王安琦告诉记者,作为医生,去救一个病人,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医生的天职,所以,她告诉病人“有什么问题我会尽我的所能去帮助你”。

  她介绍,医生往往会按照患者部分的功能来评价:当病人的部分部位出现受损,如手和手臂肌肉出现跳动,但生活能自理,便将这类病人归为早期;而部分部位已经开始出现萎缩,生活需要人帮忙才能完成,则该病人处于中期;到了终末期阶段,病人的生活基本上都不能自理,而且要切开气管辅助呼吸维持。

  她表示,病人的病情发展有快有慢,有的没有及早就诊,可能会导致病情发展过快。此外,她建议,如果患者出现了呼吸方面的问题,应该尽早使用呼吸机帮助呼吸,以减轻病人的压力。

  “只要营养跟得上,没有严重的感染,痰也没有堵塞气管,病人的生命能够维持相对比较长的时间。”王安琦说,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会引起很多知名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真正原因。

  她说,根据她的接触研究,发现起病的患者中,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是最多最集中的,而这个年龄段的人正好是家中的顶梁柱,这也是该病比较悲哀、可怕的一点。

  “如果不是‘冰桶挑战’,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这个病。”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中医师杨晓军表示,这个病在众多的疑难杂症当中属于“孤儿病”,由于这个病的病例实在太少,因此也没有人去专门开发研究。

  他介绍,目前,该病发病的具体原因还不清楚,可能与兴奋氨基酸、重金属,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现在国内外还没有针对该病的特效药,而医生经常开具的“力如太”也只是延缓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并不能根治。

  “感染关是病人最难闯过的。”杨晓军说,病人由于长期卧床,体质差,很容易感染。而由于痰没有咳出来最后导致病人窒息死亡的情况也时有出现。因此,对于这种病人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中医院会用中医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但顶多就是延缓,使病人的症状改善,但改善之后就很难说。“病人从发病到去世,一般是3到5年的时间,如果护理得比较好,也有人时间会长一些。”记者张丹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