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盘点改变2013年基金业的那些事儿(2)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2月30日 15:10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万能牌照”跑偏

  市场倒逼业务转型

  自去年11月份开闸至今,基金子公司的发展速度惊人。至今已有57家基金公司成立了子公司,占基金公司总数(88家)的64.77%。与此同时,基金子公司的管理规模也飞速增长。中国基金业协会官方材料显示,截至2013年9月底,共有41家子公司开展了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模约为4600亿元。有业内人士估计,基金子公司管理资产规模早已突破了5000亿元,更大胆预言年底或逼近1万亿元。

  有分析师表示,基金子公司资管规模的快速发展无疑要归功于通道类业务,目前基金子公司的业务规模几乎全部被通道类业务占有。而某基金子公司业务负责人也明确告知本报记者,其所在子公司管理的资产中,通道类业务规模占比达九成以上。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基金公司子公司可以从事上市股权、债权、收益权等实体资产的业务,相比母公司的业务范围拓展了许多。由此基金子公司也被业内视为“万能牌照”,多数基金公司也是因此才积极抢滩设立子公司。但是为何这幅“全能牌照”如今却跑偏,大量做通道业务呢?

  某基金公司市场营销部总监曾表示,通道业务技术含量低,而从事股权投资等复杂业务,需要大量的人力、资金和资源投入,对于刚刚成立的子公司来说,通道业务更容易入手。

  但是,通道类业务能给基金子公司带来多大的盈利空间呢?据业内人士透露,以前信托公司做通道业务,一般收取0.3%至0.5%的通道业务费,但自去年券商资管介入后,通道业务费降至0.1%之下,而目前在多家基金子公司抢着做通道业务的环境下,通道业务费或降至更低。

  刚性兑付能力藏隐忧

  明年一季度或迎大考

  除了通道类业务,基金子公司专注的另一项业务就是类信托业务。

  基金子公司和信托公司所做的信托业务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但是,基金公司子公司在开展业务时,不受净资本监管。而且证监会对基金子公司的项目监管实行事后备案制,不同于银监会对信托公司项目所实施的事前审批制。此外,目前市场上,基金子公司推出类信托产品普遍比信托产品高出约1%的收益率,这导致许多基金子公司的类信托产品推出后受到市场疯抢。加之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入股或独自设立基金公司,基金子公司类信托业务获得迅速发展。

  但是在坐上急速飞车的同时,基金子公司的安全带却系得不太好。“处理同样的项目,信托公司通常派出整个风控团队把握,而基金子公司可能连风控部门都还没建立起来。坏项目满天飞,好项目早被大家抢光了。银行不做的信托做,信托不做的基金子公司做,这背后的风险是肯定的。”一位业内人士明确地表示出对基金子公司风险控制意识不足的担忧。

  除了风险控制的意识欠缺,最让业内人士担忧的是基金子公司的刚性兑付能力。《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要求信托公司的净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2亿元,并且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而设立基金子公司的门槛仅为2000万元。《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统计显示,已经成立的57家基金子公司注册资本共计为24.3亿元,其中仅5家子公司注册资本超过亿元,而达到2亿元的仅2家。此外,有29家子公司的注册资本仅为2000万元,占比为50.88%。

  “子公司注册资本少,刚性兑付能力弱,一旦出现产品兑付风险,谁来为基金子公司买单是个问题。”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根据目前信托产品一般都是1年至1.5年的期限推算,明年一季度末前后(4月份左右),基金子公司或将迎来一波集中兑付,基金子公司开展类信托业务一年来的真正成效,也将由此得到检验。

  岁末又见“钱荒” 货基高收益或跨年

  ■本报记者 陈 霖

  12月份以来货基高收益屡创新高,而在上周四下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系统延迟半小时至17:00收市,同样一幕在半年前即今年6月份也曾上演。

  今年6月份,受“钱荒”影响,货币型基金遭遇大洗劫,二季度货币基金累计净赎回高达2511.4亿份,更有5只货币基金遭遇超百亿元的净赎回。而临近年末,资金面再次收紧,市场不禁担忧,“钱荒”是否又要来了。业内人士也提醒投资者,投资货币基金时要注意避开机构占比较大的基金。

  半年弹指一挥间

  年底“钱荒”再次考验货基

  上周四上交所国债一天逆回购利率最高涨到了17.2%,创下两个月来新高,资金面再次收紧,市场不禁担忧,“钱荒”是否又要来了?

  时间回到今年上半年,5月底,反映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情况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已经开始攀升,隔夜拆借利率上涨超过4%。6月6日关于两家中型银行因交易违约交恶的消息不胫而走,更让人对银行间资金市场产生恐慌。

  “与以往不同的是,央行在资金面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并没有动用工具调节外汇占款,而是选择按兵不动,钱荒愈演愈烈,而央行没有任何动作。” 上海某家中型基金公司债券型基金经理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采访时称。

  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和普华永道联合组织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3》称,银行家认为造成6月货币市场风波的最主要原因是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错配严重、信贷增长过快、理财等表外产品的集中到期和银行自身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6月生死劫不堪回首

  二季度货基净赎回2500亿份

  随着钱荒的加剧,债基和货基6月份遭遇了“生死劫”。

  在巨额赎回的压力下,一些流动性安排不足的债券基金在卖掉流动性好的股票后,不得不亏损出售持有的债券。WIND数据显示,6月份可比的357只债券型基金平均下跌1.7%,甚至也有保本基金一个月亏损近10%。业内人士透露:“这也是由于基金经理对钱荒有充分的意识,流动性不足,被迫卖股卖券”。

  随后货币基金因流动性不足而爆仓的传言四起,市场愈发恐慌。部分基金因赎回量过大而不得不亏损出售手中的债券。货币基金收益率也加速下滑。6月22日,天治基金公告称,旗下的天治天得利货币市场基金在6月20日的偏离度已经达到-0.5243%。

  上海某大型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采访时称,一般来说,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在3%至5%之间,然而6月份钱荒时,回购利率远远高于货币基金收益率,以交易若逆回购1天期产品的利率为例,6月底曾飙升至20%以上,在巨大的套利刺激下,以保险券商为代表的大机构纷纷赎回货币基金。

  出于自救,基金公司不得不选择对旗下货币基金进行自购,从而为货币基金提供流动性。长信基金、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和光大保德信基金4家公司均发布公告称自购旗下的货币基金。

  随后的季报也显示,6月份货币基金遭受大洗劫。今年二季度货币基金累计净赎回高达2511.4亿份。更有5只货币基金遭遇净赎回超百亿元,而它们无疑是机构占比高的货基,其中易方达货币B一季度末机构占比达到了83.38%,该基金二季度遭遇净赎回323.58亿元,成为赎回最大的一只货基;南方现金增利B 一季度末机构占比达到了90.62%,该基金二季度净赎回165.54亿元;中银货币一季度末机构占比为95.12%,该基金二季度累计遭遇净赎回152.35亿元。

  但是全市场最大的货币基金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对接余额宝)业绩却较为稳定的,该公司人士回应称,是由于该基金持有人主要都是小客户。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