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新型城镇化规划已上报国务院 概念股有望爆发(6)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1月26日 09:27 来源:证券时报网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城镇化工作会议或涉及三大改革 周期类公司或受益

  据中证报报道,市场预期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将于近期召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渐渐明晰。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受到土地、公共服务等方面成本难题掣肘,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推进相关配套改革。如果体制机制不变,新型城镇化将难以落到实处。要真正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就必然涉及户籍、土地、财税等三大领域改革。而三大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将从供给层面提升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城镇化对于经济的影响已不能简单理解为需求拉动。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户籍城镇化率大大低于名义城镇化率。有大量进城务工农民或者农业转移人口还没有成为城市市民,享受不到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这部分人口转为真正的市民需要有相应的财政支出,未来城镇化率的进一步提升会加大财政压力。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意味着农村人口转为市民,关键在于户籍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为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必须有其他改革相配套。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结合税制改革,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新型城镇化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为上市公司转型升级打开了空间。除了直接受益于城镇化进程的地产建筑以及拥有土地资源的公司外,建材、机械、交运等周期性行业也将迎来发展良机。

  在政策推动下,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速。在优化城市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指导下,与之相配套的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重要一环。受此影响,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有望率先获益。

  作为今年的热门话题之一,土地流转已经给不少上市公司带来了政策红利。其涵盖的范围不仅包括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也包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在政策推动下,城郊及城乡结合部的土地迸发出极大的需求,不少上市公司凭此变身“土豪”。

  农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有望给农业类上市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那些坐拥农地的上市公司价值有望迎来重估,参与土地流转也将带来业务扩张的机会。以亚盛集团为例,作为甘肃农垦集团旗下唯一的农业经营平台,亚盛集团自2010年以来剥离工业资产并聚焦农牧主业。根据齐鲁证券统计,当前亚盛集团拥有342万亩土地,农垦集团四大农场旗下有320万亩土地及42万亩耕地可注入。此外,正和股份、空港股份、中国武夷等多家公司也都涉及土地流转概念。

  尽管土地流转机会还处于政策驱动阶段,但从长远来看,其将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一旦土地流转开始试点转为住宅用地,将直接增加土地供应,有利于平缓地价。对于在流转过程中可参与土地一级开发业务的公司,以及具有资金优势的快周转地产公司而言,土地供给的提升都将带来发展机会。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以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等行业为主的周期性行业也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城镇化推进,我国已经步入城市配套建设加速时期,建材行业将迎来消费升级。其中,水泥、新型建材类公司都将迎来需求的稳步释放。可以看到,在节能减排的推动下,水泥行业近期持续回暖。兴业证券统计显示,11月水泥和熟料价格延续之前的上涨态势,且多数地区价格涨幅已超过去年四季度。与此同时,地产刚需也将推动防水材料消费升级。国泰君安分析师认为,中材科技、长海股份、伟星新材等防水材料企业将获得更多成长机会。

  此外,在城镇化进程中,传统的装备制造业将向新型装备制造业发展。油气装备、智能仪器仪表、农机、轨道交通等行业有望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受益。以智能计量表为例,我国已经提出,到2015年新建建筑全面实行供热按户计量,推进既有居住建设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中信证券认为,这将带动智能计量表生产企业的需求。

  总体来看,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以及环保、能源、交运等一批行业都将分享到政策红利,相关企业也将获得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点评:酝酿城镇化模式的切换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日期:2013-12-16

  新型城镇化规划意图引导地方摆脱严重依赖投资和卖地的旧模式,激励其发展消费、改善公共服务、重视生态文明,走出一条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模式。模式切换过程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转变。

  事件:

  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

  点评:

  过去十年中国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城市面貌的变化天翻地覆。我们首先简单描述过去的城镇化模式和存在的问题。

  在偏颇的政绩考核机制下,推动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成为官员首要任务。

  作为追赶型经济体,中国此前在诸多资本密集领域投资相对短缺、投资需求大,地方很容易地便走上投资拉动经济的路径。在税制设计上,地方不参与消费税分成,可能也使其轻视消费、更加重视投资和招商引资。大量两高一资项目上马、遏制产能过剩收效甚微、生态形势严峻,与单纯追求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高度关联。

  在城镇化加速和房地产市场繁荣背景下,地方100%占有土地出让收入,使得地方严重依赖土地财政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失当的房屋拆迁和征地制度安排,扩大了城乡差距,激化了社会矛盾。

  地方政府之间在招商引资方面的相互竞争,还使得工业用地供应规划不合理,使用上不够集约。

  由于吸引人口集聚的方式主要是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加上不全面的政绩考核机制,地方在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缺乏动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

  新型城镇化规划试图一揽子解决这些问题。

  改变政绩考核机制,能够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速评定政绩的偏向,使得地方更加关注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土地制度,农民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地方政府降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缓和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培育房产税、消费税等地方主体税种,促进地方重视发展消费,并通过改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以吸引人口集聚和推动物业升值,增加财政收入;除了培育主体税种以外,允许地方发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保障城镇化所需资金;适当松动落户限制,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全国范围内部署引导,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在其他一些原则和操作细节上的讨论也很深入,包括两横三纵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在东北和中西部发展城市群,城市间分工协作,有山有水有乡愁的城市规划,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保留村庄原始风貌等。总体上来看,会议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清晰、系统,愿望美好。

  实际上,同等程度地重视产业发展和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以此吸引人口聚集,推升物业升值的这一城镇化模式,与当前西方成熟国家的城市建设路径更加接近。新旧模式的切换过程与官员政绩考核机制变更、央地关系调整、财税体制变革、土地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消费与服务对经济的拉动等等紧密相联,切换难度大,需要的时间长,中期内,其成功切换,将带来整个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转变。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