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20万亿:养老业遍地金币谁来捡(图)(5)

2011年09月05日 10:11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就近养老:“长者公寓”两全其美

  江苏省江阴市的山泉村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这个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考虑村民的养老需求,建设“长者公寓”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

  65岁的山泉村民王连珍就住在“长者公寓”,记者在王连珍家看到,这是一栋楼的一层,大门朝南,房间不大,但设施齐全,一室一厅,一厨一卫,从进门到各个房间,都是无障碍的,装修设计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王连珍老人告诉记者,她去年12月入住“长者公寓”,每月租金250元,儿子也住在同一栋楼上。儿子的房子是购买的,而她住的公寓是儿子向村委会租的。“儿孙每天都能见,但不和他们住在一起,这样相处更称心。”王连珍说。
山泉村党支部书记李全兴介绍,近两年,村庄在统一改造过程中,将安置村民的每栋楼的一层朝南的房子预留出来,然后投入一定资金统一装修,通水通电通煤气,购置必备的各种家具和生活用品,建成老年人公寓,以较低的价格租给老人居住。同时,小区建设也充分考虑了养老需求,设置了健身康复中心、娱乐活动中心、医疗服务中心等,以满足老人娱乐、健身、看病的需求。

  山西太原市晋源区金胜镇新村也进行了类似的探索。这个“城中村”因为人地矛盾突出,村里集资建设了村民住宅楼,以户为单位进行分配。与此同时,村里考虑养老需求,由村集体企业出资,为全村老人建起了老年公寓。

  根据规定,本村老人年满60岁支付5000元押金,即可申请入住老年公寓,待老人百年或自愿退居后,村委会连本带利全部退还押金。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公寓就建在距村民住宅楼几百米的地方,水电暖齐全,村里统一装修。

  点评:就近养老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社区养老服务。山泉村、新村都是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村庄,并非每一个社区、村庄都能建设此类养老公寓,但是,他们在村庄改造中提前考虑养老需求的理念却是值得学习的。在新小区建设或者新农村规划中,必须预留一定的养老用地,用以建设就近养老公寓、日间托老所或其他养老设施。

  机构养老:“医养合一”成新趋势

  苏州夕阳红护理院是江苏省一家示范性养老机构。苏州市老龄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入住这个护理院,常常需要排队。

  院长刘军原来是学医的,曾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工作,1993年下海做生意积累了一定资本。2006年,他开始筹备建设这个“医养合一”的养老院,2007年正式开院。最初是50张床位,地是租的,房子是厂房改造的。

  筹办养老院前,刘军进行了市场调研,了解到城市养老需求非常强烈,人们需要将一些失能老人送进一个既能养老又具有一定医护条件的机构,而他本人也曾有过同样的需求。“因为哥哥和姐姐都在国外,我和爱人最多时要赡养4位老人,其中3位老人中风。”刘军说,“当时家中要请两个保姆,还常常顾不过来。”

  于是刘军创办了这样一个医养合一的养老机构,购置了基本的医疗设施和抢救设备,既提供养老服务,又具有一定的医护能力,主要接收失能老人。果然,养老院办起来后,持续火爆。通过滚动发展,现在刘军的养老院已拥有120名员工,其中医务人员70多人。

  苏州市老龄办副主任刘贵祥认为,医养合一的护理型养老院在一些城市已渐成趋势,更符合城市老人希望在医疗资源较为集中地区养老的需求。刘贵祥介绍,苏州市在补贴民营养老院建设中,就将全护理型养老院的补贴提高到5000元/床,比普通养老院建设补贴高出1倍,引导发展医养合一的护理型养老院。

  点评:医养合一的养老模式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找准了市场和社会需求,解决了很多家庭的后顾之忧,大大减轻了老人及其子女的负担。同时,由于政府部门大力扶持,也保证了护理型的民营养老院能够获取一定收益,从而激发了后者的积极性。(本期焦点策划:王永霞)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