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宋代古船长眠东海法石地下 有望于两年后发掘(3)

2012年05月28日 12:40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0)

  后渚古船保护的反思

  【反思】

  时间过去了三十多年,回首后渚古船的保护,其中的得与失能给之后的文物发掘、保护留下宝贵借鉴资料。

  这些年,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国清也在反思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后渚古船保护处理存在的问题。

  局限

  部分构件开裂 未脱盐处理船木不稳定

  首先,阴干法存在局限性,高湿度环境中,杉木构件定型效果好,但松木构件的龙骨和板材发生纵横开裂,且裂口较大,樟木构件的隔舱板、桅座和舵座等不同程度扭曲变形和开裂。

  其次,没有脱盐处理,造成了船木的不稳定。“当时的船体木材发掘后,只是简单清洗除污,因此干后木材中的含盐量超过5%。春夏时节船体湿漉漉的,秋冬时节船体表面可见盐霜结晶。船木全年木材含水率在14%~43%间极度波动。”

  隐患

  盐分锈蚀铁钉 铁锈腐蚀船木

  船体进馆之后复原组装时,造船工匠使用了两万多颗方杆大铁钉做连接。

  由于船木含盐,这些二十来厘米长、手指粗的方形新铁钉钉进去后,很快被锈蚀,强酸性锈蚀产物反过来腐蚀着船木。

  几年之后,当初的新铁钉中,许多已经锈断,起不到坚固、连接船体的作用。船体本身则受到锈蚀产物的巨大威胁。

  抢救

  两次保护处理 特制杉木片和竹钉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工作人员轮换拆卸了后渚古船的横向支撑板,进行除锈、防锈系列处理,并将桐油浸泡处理过的新杉木片作为船体与钢板之间的隔衬板,重新安装上去。

  铁钉加固船体不是长久之计,工作人员经过实验,采用经过特殊防腐处理和桐油熬制的强化竹钉替换铁钉。

  经过几年反复实验与效果观察,上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制竹钉逐步取代铁钉,后渚古船所受威胁终于得以解除。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