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俞正声: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一时增长(3)

2012年09月01日 13:30 来源:求是 参与互动(0)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奋斗

  胡锦涛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就上海而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们取得的成绩令人欣喜,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外部经济环境更趋复杂,经济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群体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协调难度增大,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问题多发,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面临尖锐挑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更为紧迫,等等。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促进上海各项工作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实现新跨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对于上海而言,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关键是要始终紧紧依靠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率先走出一条科技支撑作用明显、体制机制保障有力、服务经济比较发达、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城乡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转型之路,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持续发展能力。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进步。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我们深切感到,上海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上下功夫,在拓宽协商求同、民主参与的渠道上下功夫,在公开透明、及时回应社会和群众关切上下功夫,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民主法治环境。

  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将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髓,吸收世界文化精华,彰显海派文化特色,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让上海成为文化人才集聚的高地和文化创新创业的沃土,显著增强上海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和谐程度。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我们深切感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上海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目的所在和必然要求。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完善公共服务,着力推进城乡融合,着力促进公平正义,将促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强化源头治理,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实现平等包容、共建共享,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美好。

  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单位的节能减排管理,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目标,努力在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方面取得成效,为人民创造良好环境。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我们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更加注重价值引领,更加注重服务群众,更加注重制度创新,更加注重拒腐防变,努力开创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总揽全局、民主开放、公开透明、充满活力、纪律严明、基层稳固的党建新格局。

【编辑:吴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