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迈向物流强国路障凸显:市场失序 城乡失衡(6)

2014年07月07日 09:00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借力信息化,新技术革命推动物流业升级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辛认为,中国目前快递企业劳动密集型特征显著,科技应用能力不强,机械化水平不高,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仅仅依靠人力和外延投入取得一定发展。这种发展方式在“春节快递荒”中已被证明,快递行业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

  快递物流企业需要提高设施装备的技术水平,加大对半机械化和机械化设备的应用,提升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尤其注重客户服务环节的科技投入。全国政协委员吴鸿曾呼吁,借电子商务大发展之机,大力发展物流流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大数据物流信息平台。

  云技术、物联网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等都让现代物流深刻地改变原有形态。随着技术的进步,物流业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由此产生的大数据具有重要价值。政府应该在更高层面考虑这一问题,抢占物流业发展制高点,对物流产生的信息流进行开发、利用,防止数据旁落。

  实现移动信息化,是物流行业的大方向。为推进社会公共物流平台建设,武汉光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敦尧提出“车联网”概念,即通过识别、传感和交互设备,提供动态行车、静态停车和远程控制服务,实现一个以车为中心的物联网。物流企业可通过短信、语音、视频、数据的传输,实现货物的发送、运输、接收等一系列配送流程,降低物流企业成本。

  湖南海驿物流与中科院云计算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创建了国内首个物流诚信体系平台。平台将通过制定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竞拍机制、完善的权责体系和争议协商处理机制,实现信用信息、交易信息和客户信息的整合,有效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如果说第三方物流降低了单个企业的成本,刚刚起步的第四方物流则力图解决整个社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采购舍近求远,同样的货物交叉往来,是物流运输中常见的现象,浪费了大量的资源。第四方物流则让买卖双方、产品资源和物流企业合理搭配,实现流通的最短距离、最低成本。

  由武汉朝西北方向驱车1小时,一座鄂北小城正在酝酿中国第四方物流服务平台体系中首个运营实体。由北京金瑞投资公司投资28亿元兴建的金瑞(京山)物流产业园一期22万平方米的仓储物流区已建成。产业园总经理李更刚介绍,园区与普通物流相比,不实际承担具体的物流运作活动,而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可为平台各运营主体提供互动式经营、一体化综合服务和相互协作的舞台,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创造全新利润增长点。

  瞄准中西部,向薄弱地带挺进

  大部分快递企业集中在发展较快的地区开展业务,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武汉和成都等国内重要节点城市,农村与重点城市间的发展严重失衡。早在2007年,二三线城市、中西部区域和农村的网络购物已经异军突起,达到网络购物总量的73.2%,远远超过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网络购物消费量。据淘宝统计,2011年来自农村地区网购收入已经占到了淘宝网购总收入的1/10,其增长速度也是城市网购增长速度的两倍。农村地区网购发展潜力巨大,必将带动农村快递业务快速增长。

  一些快递企业正抓住机遇,着眼布局中西部、农村地区。针对一线城市市场日趋饱和,2014年京东启动渠道下沉战略,加快县域物流、乡镇物流、乡村物流的拓展。中西部经济的兴起,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进入中国农村,也为这家年交易额达千亿元的电商公司提供了渠道下沉的契机。

  今年34岁的杨涛2011年来到京东,从成都龙王站站长做起,管7名配送员,到当年底配送员增加到30多人。他见证了京东在四川的飞速发展,原先绵阳3个配送站一天共送订单700单,2014年3月绵阳一个配送站日均订单达1300单。

  2010年3月18日,京东西南大区成立,共有5个配送站。2011年底站点达到三四十个,2012年翻倍至七八十个,2013年达115个。现在,京东西南大区覆盖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及重庆,设置站点已达202个。

  不同于东部地势平缓,城市群密集,公路网四通八达,西南地理环境复杂,居住地分散。自有网络覆盖范围在12个省(区、市)以上快递企业才十几家,网络覆盖全国的更少。京东配送部规划部总监谭响明说,京东定下的战略是以现有仓储布局为中心,横向向中西部省份,纵向向三、四线城市、城镇乃至农村乡镇拓展物流布局。(记者 南婷 阳建 王贤 庄成青 张紫赟 周琳 马姝瑞 王政 吴昊 袁军宝 王军伟)

【编辑:王浩成】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