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苏33舰载机研制历程:苏军原计划装备舰载型苏24(2)

2012年09月11日 16:50 来源:中国航空报 参与互动(0)

  飞机制造

  1985年2月,苏霍伊设计局完成了代号为T-10K的苏-27K舰载战斗机设计草案,该草案得到前苏联空军总司令和海军总司令的批准,苏霍伊莫斯科厂便很快开始在试生产中先装配第一架,然后是第二架新型试验飞机,所需机件由生产批生产型苏-27战斗机的共青城厂提供。但苏-27K飞机与“陆基”飞机有本质的差别。苏-27飞机专用的零件是由苏霍伊莫斯科厂生产的。有关苏-27K飞机的全部工作都是在总设计师西蒙诺夫领导下进行的。1984年马尔巴谢夫(从1989年起为苏霍伊设计局舰载飞机的项目总设计师)代替斯米尔诺夫,被任命为项目领导,他的副手是波戈相。在波戈相的直接领导下出版了所有舰载飞机的技术资料。

  为了对战斗机在舰上的情况进行“外形”试验,设计局制作了外形与重量模型,后来又制作了T-10KTM结构工艺模型,这个工艺模型是用一架首批批生产型苏-27飞机(T-10-20,批号05-05)改装而成的。采用折叠外翼,可以将飞机的左右宽度由14.7米缩短至7.4米。

  由于经过了上述改装,也由于飞机在军舰甲板上降落时,垂直过载和下降速度都比在普通陆上机场降落时大得多(即所谓无拉平着陆),必须大幅提高舰载机机身和机翼结构强度,这就导致飞机在自身重量增加的同时,某些性能下降。在研制苏-27K时,高度重视了飞机在航海过程中的防腐蚀问题,对某些结构部件的涂层、材料和密封采取了必要措施。

  为保证苏-27K飞机在甲板上降落时,没挂上着陆拦阻钢索的情况下安全复飞,计划为苏-27K飞机改装增加了特别工作状态的AL-31Φ型发动机。在特别工作状态下,该发动机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推力提高到128~130千牛。舰载战斗机上使用了新型电传操纵系统,可以保证对全部三个通道进行自动控制。

  苏-27K舰载战斗机火控系统与陆基苏-27飞机基本一致。因此,苏-27K上也使用了同样的N001雷达。在所使用的武器种类方面,舰载战斗机也与陆基飞机保持一致但导弹挂弹点数量增加到了12个,而最大战斗载荷重量则增至6500千克。

  1987年第一架苏-27K试验样机(T-10K-1,机号37)完成组装。最初,这架飞机的机翼和尾翼与“陆基”苏-27飞机机翼和尾翼相同,是不可折叠的。1987年8月17日,由试飞员普加乔夫完成了首次试飞。飞行试验的主管工程师是斯莫特利茨基。半年后第二架苏-27K样机(T-10K-2机号39)也开始进行试验,这架飞机上安装的已经是舰载飞机的制式机翼了。1987年12月22日萨多夫尼科夫驾驶该架飞机第一次飞上了蓝天。

  1989年夏末,第一架舰载米格-29K也来到了“尼特卡”。两个设计局的飞行员开始作驾驶飞机在军舰甲板上降落的最后阶段准备。此前飞行员们已经在专用模拟器上获得了必要的舰上降落技巧。1988年,苏霍伊设计局的飞行员们还驾驶苏-27批生产型飞机执行了一项特别飞行计划。在执行这一计划的过程中,飞行员们模拟了使用光学着陆系统在“巴库”号(后改称“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巡洋舰上着陆的动作,并对飞机和舰上的无线电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进行了评估。

  必须指出,在舰上降落是最为复杂的飞机驾驶技术之一。在“第比利斯”号航母上使用着陆钩的计算接触点是在第二拦阻钢索下,用直径5米的白圈标示。飞机着舰时最好挂上这根拦阻钢索。拦阻钢索共有4根,间隔大约是12米(着陆拦阻装置区总长度为37.5米)。平时,拦阻钢索就放在甲板上。在飞机降落前,拦阻钢索在甲板上升起约200~300毫米。飞行员必须具有高超的技术才能驾驶飞机准确进入计算接触点,在军舰颠簸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飞行员可以根据甲板上标出的白色轴线判定飞机是否偏离下滑航线(夜间和能见度差的情况下沿轴线埋入甲板的导航灯会亮)。保持飞机沿垂直面(下滑角为3.5~4度)计算轨迹着舰则更为复杂。前面已经指出,飞机在舰上降落时没有拉平阶段。因此,飞机下滑角过小时,会导致飞过着陆拦阻装置区,后果是必须进行复飞;下滑角过大时,会导致飞机与舰尾相撞,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当然,即便飞机按照计算轨迹下滑,也只能在仅仅4米左右的高度上通过舰尾切面。所以,为了使飞行员能够在白天准确地保持下滑航线,舰上使用了“月亮”-3灯光着陆系统和带电视摄像机的视频观察系统,飞行指挥员通过视频观察系统的监视器观察并向飞行员发出轨迹校正命令。

  上舰服役

  1989年11月1日,T-10K-2首次由苏霍伊设计局著名试飞员普加乔夫驾驶,在苏联海军的“第比利斯”号航母上完成了首次拦阻着舰,该机在钩住拦阻索后仅向前继续滑行了90米。次日,普加乔夫又驾驶该机从“第比利斯”号上完成了首次滑跃起飞。到1989年11月22日,T-10K-2已在“第比利斯”号航母上完成了20次拦阻着舰。

  1989年11月1日首次着舰成功后,苏-27K被重新编号为苏-33,但只有列装后该编号才能成为正式编号。1990年12月25日,“第比利斯”号航母正式入役,并被重新命名为“库兹涅佐夫”号。1989年开始了苏-27K的初步生产,到1990年已生产了7架预生产型飞机(编号T-10K-3~T-10K-9),全部用于国家定型试验。首架生产型机(T-10K-3)的首飞时间是1990年2月17日。国家定型试验从1991年3月开始,为了赶上“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形成作战能力的时间节点,各架试验机被交叉使用,并行、高密度地开展了各项试验试飞。但T-10K-8于1991年7月11日因电传飞控系统发生故障而坠毁。1991年8月18日,T-10K-4在苏联空军节上首次公开展示,演示了伸出拦阻钩和模拟进场着舰。1991年9月26日,苏-33首次由俄罗斯海军飞行员驾驶在“库兹涅佐夫”号上拦阻着舰。

  到1994年8月,生产型苏-27K的交付数量已达24架,可使1个团的2个舰载战斗机中队满编。但苏联解体造成的混乱局面,使该机国家定型试验工作的完成比原定计划拖后了将近3年。直到1994年12月,俄军才给出该机可列装部队的总结性鉴定,这标志着该机已顺利通过国家定型。1998年8月31日,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正式签署了苏-33列装俄罗斯海军的总统令,至此,苏-33这一编号取代苏-27K,被俄罗斯海军正式采用。(作者系中航工业沈阳所工程师)

【编辑:王金志】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