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解放军辽沈战役“前指”列车历险:疏散隐蔽躲敌机(4)

2013年03月22日 14:34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二日早晨,“前指”列车没有开饭,大家又嚼了些黄豆。快到中午时,突然又飞来了一架敌机,大家急忙下车隐蔽,但敌机掠空而过,又是一架侦察机。“前指”列车自哈尔滨出发,到彰武已经行驶了两天两夜,敌机都在白天出现,多半是侦察机。在我的记忆里,“前指”列车一路几遇空情但都为遭到轰炸扫射, “前指”列车在彰武停到10月4日上午,还没有向前开的迹象。我们猜想,所以不开,可能是被廖耀湘西进兵团所阻,但又一想也不可能。从前方发来的电讯我们知道,我军的五纵队、六纵队,在辽沈战役一开始,就已经开到彰武、新立屯地区。“前指”列车在彰武绝对安全。但这时,我又想到华山发来的电讯,其中写道“某将军形容当时处身南北夹击之中的严重情况说,我们只准备请一桌客,蒋介石却一下子来了三桌客人……。而“前指”列车二日到彰武时,蒋介石也到了沈阳,可能影响了“前指”列车继续向前行驶。但这仅仅是我的猜测,到了下午,情况突然有了变化。总务通知开饭,大家都下了车。饭后,杨庚社长把大家叫到一起,告诉大家,“前指”决定分成两个梯队,前梯队是司令部,和政治部有关部门,由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带领到锦州前线。后梯队是政治部一些部门,包括文工团留守处,由组织部部长杜平带领到赤峰执行任务。新华社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跟前梯队到锦州前线;一部分随后梯队到赤峰。杨庚宣布了随前梯队走的新华社报务、机要人员名单,我被编到前梯队。

  1948年10月4日天黑后,“前指”秘密列车开出了彰武车站。凌晨,抵达南下锦州最后一个车站阜新。列车进站时,车站没有灯光,四周漆黑一片。“前指”人员全部下车后,车站上出现混乱,从阜新到锦州铁路没有修复,前梯队改乘汽车开往锦州,车队很快开出了车站,新华社乘坐的一辆美式中吉普。紧紧地跟在前梯队车队后面。

  从阜新到锦州,当时的路程大约有140公里,汽车没开灯,在黑夜中沿着崎岖山路行驶,从凌晨行驶到第二天中午,于1948年10月5日上午到达距锦州三十余公里的一个小村庄——牤牛屯。小村庄不大,看上去只有三十几户人家,一条小河流过村庄。新华社电台就架在这个村庄一个老百姓家里。1948年10月5日后,锦州这块自古被称为“山海要冲”的咽喉之地战火开始激烈,大地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夜间照明弹把天空照的透亮,白天炮火硝烟,将天空彩云染成黑色,两种命运展开了激烈的决战。仅仅九天,1948年10月14日,在牤牛屯,新华社东北野战军总分社电台,向全国及全世界发出一条消息。锦州前线15日电:东北野战军解放战略重振锦州,歼敌十二万。俘敌将领及师级以上军官已查出36名。

  锦州被攻下后,“前指”并未离开牤牛屯,过了14天,新华社电台在牤牛屯又发出一条消息,辽西前线28日电:辽西围歼战彻底胜利。全歼敌精锐5个军。5天后,新华社东北野战军总分社在向沈阳进行途中,在黑山发出最后一条消息。新华社沈阳前线2日下午7时急电:东北野战军今日完全攻克沈阳,东北全境已庆解放。1948年11月3日晚,东北野战军“前指”经新民进入沈阳。

  辽沈战役是东北战场最后一仗,已经过去了六十三年,这是一页历史的暴风雨,最辉煌、最耀眼、最闪烁,将是我们永远记得的日子。回顾1948年9月30日,从双城堡驶向锦州前线的“前指”秘密列车,车上的人如今都已经进入历史,活着的也进入暮年。但在那个历史时刻,参加这场热血淋漓战争的东北野战军将士,他们的名字都将记载在这一页斑斓清史上,足以传世。他们用血和生命铸就的53天。东北人民永远忘记不了的。(李炳侯)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军事频道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