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军报谈战争文学困境:少有剥裂军营积弊展现灰暗(3)

2015年06月11日 09:48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4、当代中国战争文学的影响力,需要跟上强军兴军的时代步伐,需要满足官兵对于优秀战争文学作品的热切期待

  一如当代中国文学所取得的成就,还不足以适应中国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应有的地位;当代中国战争文学的影响力,需要跟上强军兴军的时代步伐,需要满足官兵对于优秀战争文学作品的热切期待。

  2003年之夏,我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俄罗斯,在中国驻俄大使馆作文学交流和讲座之时,我曾谈及当代军旅文学之势、之病、之望。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战争文学的浪潮并未持续久远。随后,由寻根文学引领,暂短出现的“农家军歌”的书写与叙事,也只是惊鸿一瞥,很快沉寂于中国文学天空里。此后多年间,尽管也出现了《突出重围》《亮剑》《历史的天空》《士兵突击》等作品,但多由影视为拉动,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战争文学的阅读现状。

  中国的战争文学仍在路上。当下战争文学的困境,或者说当代军旅文学之病症表现在哪里,原因何在?

  远离战争场景。战争文学最大的魅力在于金戈铁马的战争书写。今天,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早已经成了一抹遥远的记忆,以坦克为陆战之王的机械化战争也在我们的身后渐行渐远,以二百米距离步兵分队的战术攻势,以体魄意志勇气毅力为支撑的短兵相接、刺刀见红,将来会越来越少。未来战争所呈现的信息体系之战,云谲波诡,不同于过去的刀光剑影;远程精确制导打击,变幻莫测,不同于旧时的炮火硝烟。然而,战争所带给文学的精神之核却是亘古不变的。生与死、爱与恨、光荣与毁灭、失败与胜利、战争与和平等,都是战争文学永远无法回避的主题。惟其描写它,战争文学才会有魅力;惟其表现战争之中人性的光辉,战争文学最大亮点才能够得到张扬。然而,近几代军旅作家中有过战争体验的作家凤毛麟角,对战争知识的缺乏使许多作家对战争题材望而却步。因此,当下中国战争文学的叙事,少了战争的描写,多了和平年代军营故事;少了金戈铁马的喋血沙场,多了平淡无奇的和平树下的低吟浅唱,读者自然不买账,当代军事文学自然就失去了很大的读者市场。

  规避现实矛盾。当下的军营并不是封闭的,它依旧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缩影。因此,社会上的各种弊端、矛盾和负面现象,无一不投影到军营之中来。我们在高歌主旋律时,也应该关注到军营文化的多元选择,从军旅文学叙事的角度,对崇高与卑微、忠诚与背叛、善良与丑恶进行深层的发掘,对人性、人情复杂与简单、邪恶与高洁、欲望与慎独、理想与拜物、风险与挑战、思想与交锋、阳光与阴影,进行精神层面上的书写。这些仍旧是战争文学最能展开之处,仍然是战争文学最能驰骋之地。这样的描写,丝毫不会削弱作为民族精神和国家担当的人民解放军的伟大形象,丝毫不会减少三军将士正能量的光大弘扬。因为军旅作家在对现实生活的洞照之中,会以其深邃的思想和见地,以理想的燧火,于长路茫茫之中照亮前行的路标,于历史时空的长夜之中点燃文明的篝火,在一片迷失的荒野寻找到指向的北斗。然而,纵观当下军旅作家的创作,描写和平年代的军营故事居多,少有矛盾,少有交锋,少有斗争,少有对和平年代军营积弊的剥裂,少有对军事斗争准备盲区的扫描,更少有了对人性灰暗和复杂的展现,只有许多类似表扬稿的歌唱,提供给读者的作品显得琐碎而乏味、苍白而无力,自然也就降低了军事文学的精神品质与文学品相。

  此外,军事学学养的缺失、 叙事手法陈旧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不少军旅作家在知识背景上涉及现代高科技战争的学养严重缺失,对于高科技战争、军事战略学、军事谋划学、军事技术学等知识兴趣不大。不少作品缺乏对世界一流文学作品叙事手法的借鉴和参考,特别是对于主旋律之下的宏大叙事不注重重与轻、大与小、刚与柔、崇高与平凡、伟大与渺小、雄壮与温婉的关系,一味地高,一味地刚,一味地雄壮,甚至不留空白和闲笔,也让人觉得离文学和艺术远之又远。

  5、军旅作家应对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与英雄人物心生敬畏,肩负起创作战争文学鸿篇巨制的历史担当

  毫无疑问,在拷问当代战争文学的困境与问题之际,确实有必要弄清在世界文学格局之中,当代中国文学处于什么方位;在当代中国文学叙事天空下,我们军队的战争文学处于什么的地位和水平。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知识信息爆炸,文学碎片化,阅读碎片化,纸质阅读急遽萎缩,数字化这个“魔掌”将众多文化形态网于一掌之中,战争文学的中兴与辉煌、战争文学的普及与流行,还得靠文学作品本身,靠作家自救图存。因为这些,我以为须在以下方面努力。

  对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与英雄人物心生敬畏。人类的历史何其漫长,个人的生命何其短暂。不是每个人都能以短暂的生命辉映历史,惟以生命洞照历史长河的,那就是我们这支曾经穿着草鞋从井冈、从长征、从太行走来的人民军队所创造的英雄传奇。那些倒在革命道路上的先烈,用短暂的生命丰富了历史的内涵和人民军队的精神史、心灵史。法国著名的年鉴派历史学家吕西安·费弗尔说过一句话:“在动荡不安的当今世界,唯有历史让我们面对生活而不感到胆战心惊。”一支军队的辉煌历史,是一个民族精神谱系中的黄钟大吕,而英雄则是这个精神谱系中的坐标。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几次边境作战中创造的战争传奇,仍旧是军事文学淘不尽的文学富矿和精神深井。我们应该敬畏它、走近它,去汲取历史营养,挖掘战争文学的富矿。

  调整战争文学的叙事视角,精神姿势要上扬,自我姿态要落地。中国的军旅作家缺的并不是技巧、也不缺技术,甚至不缺想像,最缺的却是精神品相、站位和姿势。面对光怪离奇的未来战争,面对变幻莫测的战场势态,面对人类的战争与和平,一个真正的军旅文学作家必须具有丰沛的精神素养、丰沛的情感素养、丰沛的军事学术素养。面对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能不能选择一个更高、更巧妙的视角,能不能以一种历史、哲学和美学的眼光进行精神高远的穿越和创造,这都在考验着军旅作者的能力。

  军旅作家应该有写战争文学鸿篇巨制的历史担当。对于军旅作家的写作而言,一生都直面这么几个词:战争、和平、正义、文明、精神、命运等。古今中外的精品之作、扛鼎之作、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在这些文学元素上有独到的发现与深邃挖掘。它一定是精神品质高拔地站在民族的人类的书面高峰之上,有独怆然而涕下的对时代、民族、个人和历史的命运感,直面死亡的残酷与冰冷,抒写人类情感的美丽与凄怆,直通读者的心灵,为广大读者再造一个灵魂与精神的天堂。可以说穷尽一生,军旅作家的困惑于此,我们的突破也在于此,而别无他法。这就是战争文学最大的魅力所在。

  将战争文学的落点,对准为打赢战争作准备的小人物。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而创造战争奇迹和神话的,仍然是那些普通的士兵。《士兵突击》的成功,就在于作者将军事文学的落点对准了小人物,在中国军事文学的长廊里,塑造成了许三多这样一个普通士兵的形象。不抛弃、不放弃,一个情感单纯、有些木讷的青年人,经过军队这座大熔炉的千锤百炼,在残酷的竞争与淘汰之中,取得了成功,他的文学范例和模板冲出军营,在地方成功复制,影响了一代中国青年人。它说明,战争文学塑造新一代的士兵形象只要触摸到时代的律动,与读者关心之事同频共振,仍然有魅力有市场。文学是人学,战争文学最打动人的地方,乃是普通人人性深处、灵魂深处最软柔、最脆弱、最温婉、最感动、也最善良的情感世界。书写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塑造新时代的士兵形象,把笔触对准那些名不见经传却矢志强军、一心谋打赢的小人物,并有意识地从他们的身上挖掘出这个时代的精神事件,将成为当代战争文学的重要突破口。(徐剑)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